洛神赋图,好一场凄婉的人神绝恋

作者:罗米

6 洛神赋 (2).jpg

顾恺之《洛神赋图》,东晋(宋摹本)故宫博物院

《洛神赋图》大概算得上是中国古代人物故事画当中最著名的一幅,也是版本最多的一幅,有人统计过,海内外的版本加起来足有九本之多,稍微保守点的统计也有六本,真是个极受欢迎的题材。

《洛神赋图》从创作之日起,便让历代观众为之倾倒,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的摹本。

拜顾恺之妙笔所赐,他为曹植笔下那篇词采华茂的辞赋铺陈出一卷柔丽婉转的画面,那一段凄绝哀婉愁肠百结的人神苦恋,因此便具有了可见可感的生动情貌。

毕竟长卷是在为曹植的赋文作图解,我们倒是不妨先了解一下这篇绮丽的文字。

黄初三年,曹植来到京都朝觐,回到山东封地的时候渡过洛水。当时日薄西山,人困马乏,于是一行人等便在岸边就地休息。

曹植自己在洛水边漫步,一抬头却看到了一个绝代佳人立于山岩之畔,原来这便是洛水之神,名叫宓妃。

曹植形容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这么美的文字只能原文抄录,因为任何翻译都会大大折损原文的意境,这也算得上是描绘女子姿容的绝唱。

曹植倾情于洛神的淑美,便陈达自己的心意。虽然其心眷眷,但始终以礼自持,不敢稍稍冒犯,洛神感念他的真诚,便也表达了深沉的思慕之情。众神纷至,围绕着洛神或击鼓嬉戏,或凌空舞蹈,洛神便在簇拥之下时行时止,顾盼多情。

二人神会许久,爱意缱绻,不意这一切戛然而止,分别的一刻从天而至。洛神乘着六龙牵引的车驾离去,鱼龙腾跃、水禽绕翔,车驾渐行渐远。车中的洛神且行且回头,泪眼婆娑地与恋人最后惜别。这一别便从此天人两隔,洛神只好聊赠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

没办法啊,神人有别,这场梦幻的爱恋注定没有结果,曹植又在洛水边流连多日盼能与洛神再见,甚至登舟逆流而上,但心爱的人啊,世间何处还能再现你的身影?

辞赋结束了,留下了无尽的不舍与哀伤,虽然明知道故事纯属虚构,但读来仍然断肠。

有民间好事者,附会这个故事其实是真有其事,曹植不过是借洛神,写了他一段爱而不得的恋情。

据说洛神的原型就是曹植的嫂子、曹丕的夫人甄氏。甄氏原是曹操的对手袁绍的儿媳妇,后来袁绍兵败,甄氏也被俘,由于她美貌非凡而被曹丕纳为妻子。曹植年纪尚幼,与甄氏相处日久便心生爱慕之情,后来甄氏被曹丕所杀,曹植进京拜见曹丕时无意中看到嫂子甄氏留下来的遗物,黯然神伤。回封地途经洛水时由于感伤和劳顿神情恍惚,于是眼前出现甄氏的幻影,便有了这篇著名的辞赋。

此赋原名《感甄赋》,后来曹丕的儿子曹叡继位后将此作改名为《洛神赋》。

当然更多的人反对这样的附会,于史实不符更于伦理不合,所以大家便认为这是曹植继承了屈原的传统,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伤比作与美人不能结合的绝恋。

能虚构出这样缠绵悱恻凄艳动人的故事,却意在表达政治诉求,不得不佩服文学家的创造力。

曹植在当时便声名甚隆,《洛神赋》也流传极广,直到东晋仍然有许多粉丝。东晋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生命的脆弱让人活得更加率性痴情,更加激赏这样的一往情深,《洛神赋》的故事,正符合此时的风潮。

恰好顾恺之号称“痴绝”,这样的“痴人”来画这个痴恋的故事,便是上天注定的缘分。于是“才绝、画绝”的顾恺之尽展自己的技艺,令这个长卷足以与文字争美。

顾恺之的这幅长卷就是一幅“连环画”,即使不知道原文的内容,只看画都已经能够把故事看得明明白白。

画卷起首是曹植和他的随从在洛水边偶遇洛神,那个戴高冠的便是男主人公,半空中云髻高耸,衣袂飘举,凌波微步,顾盼流光的正是仙气十足的女主人公。

6 洛神赋 (4) 拷贝.jpg

故事的开篇是充满爱意欢快轻松的,所以溪边、水上出现了不少神仙的形象,共同见证着神人的爱恋,烘托出热闹甜美的气息。

一丛树便是一个转场,接下来便是离别之伤,整体氛围即刻变得沉重起来。曹植站在水边与洛神含泪告别,洛神带着强烈的不舍频频回望,却无奈鱼龙云车已至,她只得登车而去,仔细看,她的眼睛是下垂的,神情落寞。

接下来是画面格外隆重辉煌的部分,尤其是水中的神兽坐驾铺排盛大,风起云涌,纤瘦的洛神便被衬托得格外无助,楚楚可怜。她的头一直向后转着,直到恋人的身影越来越模糊,最后消失在视线里。

最后,几片小山石引出曹植的哀愁。不甘就此与女神永别的他乘舟寻觅,他的舟也画得格外华美,与洛神的坐驾形成呼应。可惜伊人不再,他独自神伤,无奈流连许久后他只能黯然回到自己的封地。

6 洛神赋 (1).jpg

画面上人物的神情和动作都是淡然而克制的,但顾恺之仍然只通过简单的几笔,便已在顾盼之间表现出恋人之间爱而不得的无限怅惘了。

画面因为要突出人物故事,所以作为场景的树石都画得很程式化,比例也全然不真实,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绘画不成熟的表现,诟之为“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其实这种古雅的画法深有意趣。

不仅在我们的传统当中,为了突出人物会有意改变人和自然环境的比例关系,在西方作品当中其实也一样,它符合的是艺术的逻辑,不会有人看不懂,而且经过这样处理的人物和故事,要比遵守真实的比例显得有力度得多。

后来我们的山水画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符合“真实”,人物画却大为衰落,再也不曾产生这样精妙感人的作品了。

想要一睹《洛神赋图》的风采还不算太难,因为版本多,收藏的博物馆也多,不过在所有版本中,只有辽宁省博物馆的一件上题有原文,密密麻麻,生怕观众看不懂似的,这是宋代的摹本。

顾恺之的原作上大概不会有这些文字的,因为当时流行的正是曹植这种辞藻绚烂,文风绮丽的作品,作为曹植的代表作,《洛神赋》在士族文人当中流传甚广,大家耳熟能详,根本用不着标明文字,来提醒观众画面是对应的哪一段场景。

只有到了后来,曹植的热度过去之后,大家对《洛神赋》不再那么熟悉了,至少画家本人对《洛神赋》不那么熟悉了,才需要特别加上文字,像是反过来要为图作注了。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