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阅图:中西合璧的皇帝像
作者:罗米
郎世宁《乾隆大阅图》,清,故宫博物院
一般来说,古代的皇帝都会有几种不同的画像,这很正常,就像我们也有证件照、生活照、艺术照差不多。
所有的皇帝无一例外都至少会有一幅正襟危坐的全身画像,有些朝代穿着低调的常服,有些则穿着威严的朝服。这些帝王像被用来张挂在宗庙里,供后世瞻仰,这算是帝王的标准照。
有些皇帝标准照不止一幅,除了全身像还有半身像,当然不管是什么形态的画像,皇帝们的相貌都保持了完全的一致性。
如果遇到业余生活比较丰富的皇帝,时常还会留下“生活照”,比如宋徽宗在《听琴图》中一身道袍抚琴,下首大臣恭谨敬听,乾隆皇帝在《是一是二图》中则是鉴赏古玩。
除此以外,皇帝还有一种“艺术照”,比如这幅《乾隆大阅图》,画家极尽所能,对乾隆皇帝的形象美化到了极点。
这是乾隆皇帝29岁时在京郊的南苑大阅兵时的情景。
按理说这是实录性的作品,也是皇帝的戎装像,但由于画面实在太光辉夺目,皇帝的形象也太英武霸气,一切都美化太过,画面反而就显得有点失真。
一眼望去,画面色彩很绚丽,华服明艳、盔甲晃漾,让人不敢逼视。画中人与真人几乎等大,策马扬鞭,神采飞扬,果然是皇帝唯我独尊的气场。再没有哪一幅帝王像,拥有这样炫目的效果。
乾隆皇帝的脸被头盔包裹,只刚刚露出五官,虽然谈不上多英俊,但大正面的用光一点阴影都没有,越发显得光彩照人,英气勃勃。
仔细看,皇帝被画家不动身色地美化了身材,基本上是按八头身的比例来画的,这正是古希腊雕塑家探索出的完美的身材比例。
马儿也跟着皇帝沾了光,身姿雄健,毛色滑亮,半点瑕疵也没有,由于画面上连阴影也没有,看上去这一人一马倒像是飘浮在空中了。
再看其他的细节,画得也不能更细致了。
锦盔上的盘龙、雕鞍上的宝石、箭翎上的花纹,无论再小再不起眼的地方都被画得精细入微,马儿披伏的鬃毛更是被画得丝丝入扣,细密蓬松,这几乎达到了相机都做不到的程度。
背景也秉持了这种认真劲儿,丝毫不松懈。
近处的坡草植物画得很写实,有如植物图谱一般精准。
头顶的蓝天和白云也描绘得很细腻,很有质感。
要说唯一一处不那么逼真的就是远处的坡石了,这是中国传统的画法,土石堆积的笔法显得有点程式化,这也透露出一些中国山水画的皴法趣味。
如果没有这一点坡石,它实在就几乎和油画无异了。不过,它确确实实还是一幅中国画。
你不妨回忆一下,在我们中国绘画史上,还真没有人这么画过呢。
确实啊,因为这位画家的身份本来就格外特殊。
为乾隆皇帝创作这幅“艺术照”的画家名叫郎世宁,不过他的真名叫做朱塞佩·伽斯第利奥内,哦,这是个外国人!
郎世宁是意大利人,他和早期来到中国的绝大多数外国人一样,也是因为传教。
他到达中国那年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因为画技不错,加上康熙皇帝觉得他的西洋画法很新奇,可以把人真正画到栩栩如生的程度,所以便让他当了宫廷画师。
这一当,就当了五十年,历经康、雍、乾三代。
郎世宁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发现了中国艺术的特殊意韵,而且他了解到中国的皇帝和官员们并不是太喜欢纯粹的西洋画法,所以,他潜心研究,最后还真研究出了一种结合中西画法的绝妙方法,既保留了西洋绘画原有的透视、明暗和色彩,又适当根据中国人的爱好进行了变化。
这幅《乾隆大阅图》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由于中国人不喜欢脸上有阴影,认为那是瑕疵,所以他就不像西方画家那样有意地突出明暗对比,而是采用正面来光,去掉了脸上的阴影;比如山水风景,他就稍稍改变了一下西方的焦点透视法,因为按那样的固定视点看出去会形成近大远小的效果,而且难见全貌,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于是他改成了散点透视,也就是一种“组合式”的视线,把不同位置看到的图景组合起来以形成事物的全貌。
举个例子,用焦点透视的画法,如果站在山下画山,山顶是看不见的,更不用说看见山间的细节了,但中国画却不同,不仅山脚、山腰和山顶都能看得见,连山间的行人都能看得清,区别正在于西方的视线是固定的,而我们的视线则是流动的。
还有许多的不同,也都被郎世宁慢慢摸索了出来,所以他既发扬了西方绘画的造型准确和色彩艳丽,又融合了中国人观看的习惯,形成了一套结合西洋画法和中国意境的新风格,总而言之效果既写实又有立体感,同时还有中国画的笔墨意韵。
这种风格很受欢迎,所以郎世宁是很忙的,他总要忙着画像,为皇帝画像的繁重任务就不用说了,宫中数不清的后妃们也需要他来画像,还有大量王公贵胄还争相委托他画像,所以郎世宁留下的肖像作品数量不少。
郎世宁的能力当然还不只画肖像,他还很擅长大场面大制作。
故宫还收藏着郎世宁的名作《万树园赐宴图》《乾隆观马术图》等等,中西结合的画法在这样的大作品上,确实有它独特的便利。大场面恢弘盛大,一丝不乱,其间小如豆芥的人物也都神采毕现,色彩艳丽。
为了宣扬自己的赫赫功绩,乾隆还让郎世宁设计过大型版画,《乾隆平定准部战功图》册就是由郎世宁绘制图案,并在欧洲刻制的铜版画,画面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西方纯正的明暗效果和写实性,算是真正的“洋为中用”。
郎世宁创作过许多史诗性的巨制,圆明园的西洋楼也有他的设计。
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郎世宁离世,享年78岁,其中的51年,是在中国度过的。
他的墓碑上,刻着乾隆亲笔的墓志,这是乾隆给他的哀荣。
不过,郎世宁有时难免略显得有些尴尬,有些边缘,他的风格显然并不属于中国正统,还被中国传统画家认为匠气太过,甚至不太屑于学习。我们看到他的画,决不会将它们认定为是“中国画”,当然,他这些作品也不属于西洋画。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又显得多么的独一无二。
对于这种不同的文化,清代的这几位皇帝态度倒很不错,报有一丝宽容,报有一点好奇,让中西艺术试探性地融合、互补,于是开出了这样一朵奇葩来。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