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3):一幅画的坎坷遭遇
作者:罗米
如果没有这些故事,单单一幅画,其实很难如此牵动人心,因为有时候背后的故事比画面更传奇。
话说当年作品完成后不久,金兵便攻破北宋的都城开封,连皇帝都被俘虏了,哪还有人顾得上画。这幅画也就从此遗失了。
到了元代,统治者再次搜寻,竟然寻到这件稀世之珍,《清明上河图》得以再次入宫。此时的京城已经搬到了大都,也就是北京,当年京城里的汴河繁华,已离它千里之遥。
来到新的皇宫日子也不太平,据说宫内一个装裱匠偷梁换柱,用临本换出真本,画几经转卖偷盗,倒手近十次,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但可以想到其间该是何等波折了。
到了明代,它落到了明代权相严嵩手中。
这个专权擅国二十余年的权相倒台后,他的家被抄,于是他收藏的《清明上河图》便落入了太监头子冯宝手中。为了私藏宝物,冯宝编出一个故事。
故事说有个小太监因为贪财好利把画从宫里偷了出来,正要带出宫,恰好看见绘画库的保管员过来,情急之下他就把画藏到了御沟里,也就是下水道里。此时又连续下了三天大雨,最终这张画就不知所终了。
小太监倒霉,替冯宝背了锅。
不过,冯宝因为得意忘形,在画后题了跋文,暴露了他的阴谋。
冯宝之后的两百余年,此画又不见了踪影,直到乾隆晚期才现身。
此时的藏家是当时的状元毕沅,巧的是他死后也被抄了家,此画于是被重新收入宫中。
我实在要忍不住揣测,毕沅被抄家的原因,不知有没有“怀璧其罪”的成分。
进入了清宫,对于它的抢夺倒是消停了一阵子。再现身之时就到了抗战胜利之后了。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以后清政府倒台,逊帝溥仪被迫迁出皇宫,故宫就成了博物馆,但他此前已偷偷让亲信多次把故宫里的旧藏珍宝带出宫,抗战开始后他又做了伪满州国的皇帝,这些珍宝就被他一直带在身边。
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溥仪见靠山已倒,他自己成了十足的战犯,中国已无他的容身之地,于是他便只能伺机潜逃日本。
8月19日,溥仪乘坐的飞机在沈阳机场做短暂停留,准备换机飞去日本,却没想到被苏联红军截获,并且收缴了他的行李,其中便有为数不少的秘宝珍完,在溥仪性命攸关的时刻还随身携带着它们,可见其珍贵了。可想而知,其中就包括《清明上河图》。
这批宝物被移交到了当时的东北银行代为保管,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批宝物才移交到了新的“主人”手中,这就是于1949年7月7日成立的东北博物馆,就是今天的辽宁省博物馆,这也是新中国开放的第一家博物馆。
后来它得以重返故宫,关于它的鉴定,也还有一段故事可说。
那是1951年初的一天。
辽宁省博物馆库房久未开启的大门吱呀一响,厚厚的灰尘被突然搅动,一束光照了进来,空气中到弥漫着尘埃的舞蹈,这样的氛围最适合发生大事了。
地上堆放着许多书画和文物,它们被放在这里已经快两年了,今天,它们迎来了一批专门负责清点鉴定的专家。
清点工作有序地进行着,专家们没想到溥仪的眼光不高,当年的“珍宝”里没什么稀世之珍,而且还有许多赝品,但专家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是清宫旧藏。
翻捡过程中,一卷残破的画卷题签上的五个字,吸引了一个年轻人的目光。
你一定猜到了,这五个字,正是:清明上河图。
这个年轻人看到这五个字,其实并不十分激动,因为历代的“清明上河图”已经数不胜数,明清仿本尤多,他自己亲自看过的就有十余件之多,所以见多识广的他,并没有双手发抖,更不会觉得这残存的画卷有什么奇异的光芒。
当然,本着学者一贯的严谨,他还是小心翼翼地展开了画卷。越展越大,他的内心开始越来越不平静了,他的手这才微微发抖起来,比我们参观的心情要激动得多。
随着画卷展开,他看到了前所未见的手笔,盛大而精细,无与伦比,他还看到了画的前前后后那些题跋上的内容,关于它的产生、流转、收藏,以及对它的激赏珍爱,它们也成为作品重要的生世档案。
专家们马上进行了“会诊”,有人认为它正是真迹无疑,有人仍然不敢轻易下结论。
总之其间经过了这个年轻人寻找证据的周密过程和严谨判断,也有无数回合关于真伪的讨论和争辩,最终,它被验明正身,它正是传说中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迹!
下定结论的那一刻,空气都散发着瑰丽的光辉。这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多么重要而又美好的时刻!
这个年轻人也一战成名,他的名字是杨仁恺,他所经历的这一段心潮澎湃和巅峰体验,都被记录在了他的《国宝沉浮录》中。
这批宝物清点完毕后,很大一部分就此留在了辽宁,成为辽宁的镇馆之宝,但这一幅意义实在重大,于是被送回到了故宫博物院。
它这一生历经磨难,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
虽然至此,关于它的一生颠沛流离,但这些传奇和历险却又为它增添了特殊的光彩,让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现在它年岁已高,身体比较脆弱,所以也不轻易示人。不过,只要它一露面,就必定受到万众瞩目。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