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之宴:喝醉酒,出大丑

作者:罗米

G1631157998252.jpg

乔凡尼·贝利尼《众神之宴》,1514年,美国国家美术馆

威尼斯画家最不怕的就是热闹的场面,画完了人间的欢乐,还要画神界的宴饮。

《众神之宴》,光听名字便可以想见奥林匹斯诸神们纵酒放歌的场景了。

从画面上看,这是一场林间的宴会,那些裸体的人身羊腿的形象,正是神话中等级最低的森林之神萨提儿和潘神,这种半人半兽的“低级”形象象征着原始的不受理性节制的欲望,所以,但凡是放纵狂欢的场景,他们大多在场。

看起来,这场宴会开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一位神都有了微醺的醉意。

虽然宴会的来宾地位都不低,但此刻早已忘乎所以,平日里正襟危坐摆出的威严此刻已不见踪影。

当然,虽然已经放浪形骸,但等级仍然是森严的。

那些地位较低的林间仙子和萨提儿是没有资格入席的,他们只能充当宴会的服务者。

神的世界,一样等级分明。

大神朱庇特身披红袍稳居中央,因为众神之宴的故事场景来自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所以诸神都是罗马名字。

到底是大神,他的大红袍子是画面中最浓艳抢眼的色彩,显现出王者之气。

他的姿势也最豪放,画面中唯有他一人作举杯畅饮状,身边那黑黑的鹰正是他的象征物。

到底是大神啊,连酒量都比旁人大。

朱庇特身旁斜倚在一小堆石头上的就是神使墨丘利,他戴着隐身头盔,双蛇杖靠在肩头。

他显然醉了,酒杯已经倒在他的面方。

海中女神安菲特律特拈着果子坐在朱庇特前方,她的身边那位披红着绿动作不雅的神是他的丈夫涅普顿,他的身前有一个小小的三叉戟,表明了他的海神身份。

这么个又小又简陋的三叉戟,不知怎么会具有披波斩浪的法力?

据说此画大约是为庆贺一对夫妇的婚礼,所以海中这一对男女神正是象征夫妇和顺,他们面前的果子也正预示着婚姻的结晶。

海神旁边的女神是谷物女神刻瑞斯,此刻她全部的注意力都在阿波罗身上。

我们也是通过他头戴的月桂冠和左手撑着的里拉琴,才能断定他是一向优雅的阿波罗。

他此时倒是比谁都豪放,竟然拿着这么大的碗喝酒。

他已是这一副醉醺醺的神色,却仍然紧盯着酒碗,意犹未尽。阿波罗叉开双腿踞坐的姿势很不雅,因为透视的关系,他的腿显得很短,形象比较委琐。

阿波罗是理性的象征,而在众神的宴会上,理性已经败下阵来,而和他相对的代表感性的那一位,此时却清醒得很呢。

很显然,画家也有意突出了二者的对应关系,所以把他们的服装都画成了蓝色。

你找到了吗?

正是画面左侧那个蓝袍的孩子,他是年少的酒神巴库斯。他头上戴的冠是葡萄藤,正表明了酒的来源。

酒神此刻虽然年少,但这宴饮的盛会,其实是他的主场。你看,画面上唯一清醒冷静的似乎就是他。

他还拿着玻璃罐从橡木桶里装酒,神情专注。

这玻璃罐子确实画得精彩,几道高光生动地展现了玻璃的剔透,美酒琼浆还在罐子里微微泛着涟漪。

众神之宴上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配角,居于画面边缘。

最右侧的水泽仙女洛提斯不胜酒力,已经支着胳膊睡去了,她睡得很沉,连衣服散落都毫不知情。当然,她更不知道危险正在靠近。

她的身后那个身穿绿袍的男神便是危险的根源。

这是生殖之神普里阿波斯,他疯狂地爱着洛提斯,但一直苦于女神的冷漠,无法接近。现在她已经醉倒入眠,于是他欲行不轨,右手已经轻轻拉起了女神的裙裾。

画面就在这最紧张的时刻戛然而止,真让人为女神捏一把汗!

其实,画家已经暗暗点出了结局。

正在这紧张的一刻,森林之神西勒努斯的驴子惊叫一声,惊醒了梦中的洛提斯,也惊动了其他醉醺醺的神们,“肇事者”普里阿普斯既被女神怒骂又遭众人嘲弄,又羞又窘。

哦,这坏了事的驴子此刻定定地站在画面左侧,似乎正不露声色地冷眼旁观这些放纵轻薄的神。

想不到众神之宴上,这头驴子倒是最最庄重的一位了。

胆敢如此嘲弄诸神,把他们的风流流荡画得这样露骨,倒符合威尼斯人的一贯风格。

想想佛罗伦萨的波提切利画的维纳斯还那样羞涩而忧郁、达·芬奇、拉斐尔们所画的圣母庄严慈爱,便可知威尼斯人是多么大胆了。

威尼斯地处意大利东北部,位于亚得里亚海最北端,得地利之便,这里便成为东西文明的交会处,早在11世纪十字军东征之时,威尼斯便作为十字军的集结之所和进攻东方的桥头堡,从13世纪开始直到17世纪末,威尼斯都是亚得里亚海域最耀眼的城市。

当年,来自东方和西方的商旅们汇聚于此,不息地穿梭于这个水乡泽国,他们穿着不同的服饰,说着不同的语言,带着不同的物产,把遥远世界里的风情竞相展现于此。威尼斯以最大的好奇心和包容心,接纳着世间最奇绝瑰丽的风情。

在欧洲的其他地方,中世纪的一丝森冷还未散去,威尼斯却早已迫不及待地换上了文艺复兴的热辣活泼。于是,威尼斯也同样纵情享乐,而且百无禁忌,连神都敢调侃。

所以,也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像《众神之宴》这样欢乐放纵、轻松调侃的作品。

这幅画也是威尼斯画派的第一代画家贝里尼一生全部才情的释放,他为这件得意之作签上了大名,“威尼斯的乔瓦尼·贝里尼,1514年画”,正在右下角的那个木桶上。    

当然,画面可观之处远不止这带有别样意味的故事,它的细节值得我们用扫描仪细细扫视一番。

最重要的一抹色彩,我想你或许早已捕捉到了,那就是白底青花的一抹幽蓝。

这正是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在画面上熠熠生光。

早在元代,中国便有大量的青花瓷向西经过小亚细亚流入欧洲,作为中转站的土耳其现在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元青花。

到了明代,陆路和水路的青花瓷出口更加兴旺,欧洲人对来自东方的“白色金子”狂热不已,它的珍贵程度远超金银,很快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威尼斯作为欧洲的前哨,自然能够更早的接触到这些来自东方的新奇珍宝。

这件作品是欧洲绘画中较早绘有青花瓷的作品,也恰好成为这段中西贸易交流史最美妙的档案。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