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爵士乐,抽象也可以有表情

作者:罗米

Piet_Mondrian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百老汇爵士乐》,1942-1943,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一幅画难道单单只能是和视觉有关的东西吗?

除此以外,它有没有可能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当然可以!你看,这幅画不就是吗?它是一首乐曲,一首百老汇爵士乐!

百老汇是曼哈顿岛上最著名的一条路,既长又宽,从北向南一路贯穿,裹挟着人声和车流,翻腾着激情和欲望,在曼哈顿岛上“横行无忌”。

画面上纵横交错的线,正是曼哈顿岛上交错的街道,它们与百老汇交汇又离散,秩序井然;一个个小小的色块,则恰像闪烁不定和不止不歇的灯火,它们是穿行在街道里的车辆,又是大楼招牌霓虹一起明亮又跳跃,永不熄灭,永不停顿;稍大一些的色块大概就是那一座座摩天大楼吧,拔地而起气势逼人,天空都被它们裁成了一道道又细又窄的蓝布条……

这一切,便构成了爵士乐里不可或缺的音符。

要说起来,蒙德里安这幅画倒和音乐还真是很相像,音乐是抽象的,它也是;同时音乐的节奏、情绪又是最容易被人感知的,它也同样如此,节奏清晰,曲调顿挫,连间或的重音都这么清晰可辨。

这幅画的标题和内容显得多么贴切。

不过,要想看这样“具体”“生动”的作品,在蒙德里安这里倒是不大容易,因为他已经很久很久都不用标题了,大部分的作品都只写个《构图**号》了事。

这倒不是他懒,更不是他不会起名字,只因为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他最在乎的事,正是“构图”。

哪怕你没有听说过蒙德里安这个名字,我想你一定也见过他的“构图*号”,就是用黑色的直线把画面切成几块,再用红黄蓝三原色“随便”填一下颜色的那种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抽象得不能再抽象。这正是他的标志,也是他苦心探索许多年最后追寻到的“真相”。

寻找“真相”是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他自己花了将近50年的时间。

蒙德里安最开始的时候和所有学画画的人没什么不同的,学的都是具象的写实的画法,当时比较流行印象派的风格,所以他一开始就是从这里入手的,他基本上还是画的很传统的风景画。

到了20世纪,各种现代主义粉墨登场,他的画就开始变得更有“现代”意味了,色彩更加鲜明,形体更加概括,他以后简化的路子稍微露出了一丁点的苗头。

到了1914年,一战期间他和几位艺术伙伴一起摸索,水平和垂直的线条、抽象的画面、使用原色的风格慢慢开始越来越清晰地成为他认定的方向。

一战后,他回到了巴黎,1919年,他开始“画格子”并且“填色”,从此就停不下来了。

画面看起来相当简单,比以前艺术史上任何作品都简单,只有黑线在白底上画的格子,再用根本不用调的原色填几个方块就算完成了。这就是他一直在绘画中寻找的秩序感、精神性和终极的本质,这是他眼里拨除了一切纷繁的表相之后,万物的“真相”。

它们显得多么的“冷酷无情”啊,世界这般不动声色,不苟言笑,沉默寡言,世界原本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原本以为画成这样就到头了,他会一直专注于他的黑白红黄蓝,哪知道他的画到了最后,连黑色也没有了,世界原本已经沉寂下来,却又激情四射了,就像这幅《百老汇爵士乐》里的样子。

因为他来到了纽约啊,来到了这个充满欲望和活力,永远停不下来的新世界。

这是二战爆发后,他和许多艺术家一样逃离了欧洲战场前来美国。世界也不再是冷的、一动不动地平躺着,它热了起来,活了起来,并且跳了起来,鼓点清晰明朗。当然,还有夹杂其间的市井喧嚣,以及街头偶然滑过的轻快的美丽的身影。穿行在纽约街头,走路都像是脚尖点地,衣摆裙角都带着风。

红尘中的红尘,世俗中的世俗。

终于,那些一直被克制又克制的原色从黑色的“铁窗”里被释放出来,翻身做了一回主人,欢呼雀跃,最后毫不留情地扫清了平日里像监牢的铁窗一般冷峻无情的黑色框架线。

这是蒙德里安给它们的最后机会,要好好把握啊。

往日里横平竖直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元素是没有变的,但它们只被稍稍改了一下样子,就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气质。冷变成了热,静变成了动,长调变成了短音,宁静悠远变成了明艳活泼。

这种自由欢腾的感觉简直不能更棒了。

蒙德里安画了许多和纽约有关的作品,1941年的《纽约》,接下来的《百老汇爵士乐》以及他作于生命最后的《胜利之舞》,无不缤纷跳脱,他用自己的色彩,书写了属于这个城市的特殊乐章。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