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女孩:用颜料唱歌

作者:罗米

21 (1).jpg

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白色交响乐2号:白色女孩》,1864,伦敦泰特美术馆

看过艺术史,大家或许会觉得艺术家们在面对评论界的时候,常常处于弱势,获得赞誉的少,饱受恶评的却很多。

尤其是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只要是新风格出现,不管是谁,评论界就是一边倒的嘲讽和鄙视,这倒是相当一视同仁。

不过,艺术家们本来就不是什么逆来顺受之辈,所以就少不了激烈的交锋,主要形式就是打嘴仗,个别的还闹到打官司,所以除了画画,艺术家们还得修炼出嘴上功夫,其中功力最深厚的要数画家惠斯勒。

因为他从来没输过。 

惠斯勒1834年出生于美国,后来随父母迁往俄罗斯,在圣彼得堡接受过艺术训练。在他15岁时又回到美国并且进入了西点军校。

艺术家和军校从来就不是好搭配,所以他很快就被开除了。为了糊口,他又找到绘图员的工作,这成了他艺术之路的起点。

和其他心怀艺术梦想的年轻人一样,21岁的惠斯勒来到了巴黎,四年之后,他因为一件作品遭巴黎沙龙拒绝,一气之下迁居英国。后来,他的一生基本就是在英国度过的。

他的一身吵架功夫也不知和这丰富的经历有没有关系。

惠斯勒有几次著名的吵架,第一次就是关于这幅《白色交响乐2号:白色女孩》。

这就是一幅肖像画,并没有什么故事,因为惠斯勒很反感用画面讲故事。

从画题就可以看出来,他在意的是色彩是不是充满节奏,是不是达到完美的和谐,他要让色彩奏鸣,让色彩唱歌,所以作品总被他冠以“交响乐”“小夜曲”“协奏曲”之名。

画面以白色为主,女孩一身雪白的纱裙,站在白色柜子旁边,柜子上是一面镜子,反射出她略带忧郁的神情。

画面确实够白的,甚至她的脸都几乎白得透明了。

那些小道具上,也都有白色呼应着画面的主调。

斜探进画里的那一枝夹竹桃粉润娇艳,青花瓷瓶蓝交辉映,连她拿着的一柄日式扇子上,也有一片醒目的浓白。

这一堆浅白、暗白、灰白、花白、粉白、亮白有、乳白……色调、明暗、浓淡、厚薄以及肌理效果各不相同,在他的手中就这样变得“五色斑斓”了。

我们中国观众其实应该很能理解这样的艺术效果,正像我们的水墨画,只用墨色,便能够形成“墨分五彩”的效果了。

 23 (4).jpg

这是《白色女孩3号》

不过,显然评论界不能理解。

对于这幅画,有报纸记者评论他的作品“名不符实”,因为画面并不全是用白色画成的。

惠斯勒对此评论激愤不已,他于是写信怒怼:“能够在报纸中让这样深刻的文字找到一席之地,真是令人愉快的事!……天哪!难道这个聪明的先生指望看到白色的头发和苍白的脸颊吗?照这样说,他该不会是认为F大调的交响乐里,就没有其他音符,只有不断重复的F、F、F吧?白痴!”

哈哈哈哈,真是相当霸气啊!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