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像个大迷宫

作者:罗米

微信图片_20230529165134.jpg

亨利·卢梭《梦境》,1910年,奥赛博物馆

艺术史上表现梦境的作品难以胜数,但卢梭的梦境看起来,却格外与众不同。

这种不同第一眼瞥见他的画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

说白了,他的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幼稚,这不像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画家殚精竭虑创作出来的作品,反倒像是个全无技法甚至孩子不经大脑的作品。

即使是梦境,但这样的不拘章法还是让人暗暗吃惊。

画面上最醒目的是一个斜倚在长沙发上的裸女,沙发倒是现代的样式,只是她身边的场景,却是原始丛林的景色。

丛林里还藏着不少动物,似乎有点危机四伏的气息。只是草木繁杂,想要看清其间隐藏的细节,倒是很考验眼力。

最醒目的是两头狮子,向裸妇女迫近,睁得溜圆的眼睛射出荧荧的光,森林之王的架势很足。

狮子身后有几道艳丽的颜色,显然不是自然界的色彩。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吹笛女裙子上的条纹。

因为她的肤色黝黑,所以几乎隐没在了黑暗当中,看不清眉目。

吹笛女子的头后方,一左一右分别是一只鸟和一只猴子。

鸟是黑背橙腹,腹部的颜色和树上的果子完全相同。猴子很难看清楚,它藏在背光处,身体和四肢和树干无异。

摸清了这个线索继续找下去,还可以发现鸟身后的树上还藏着两只猴子,两团毛茸茸的深棕色挂在树间。

再向下看,橙子树下一头大象弯着鼻子,眼神温和地隐藏在林间。

左上角还有一团明亮的黄色,我认不出这是什么动物的皮毛,它身边还歇着一只鸟。

右前方有一条艳橙的色带,像是充了气的橡皮管子,这是一条蛇。

右上角,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白月亮。

这种原始、静谧的氛围,以及裸女和蛇的形象,让人想起了伊甸园。

不过画面上并没有什么宗教气息,更没有什么道德规劝,这个伊甸园里,只有心智未开、文明未启的混沌和纯真。

身居文明世界的人们,已经忘记这样的状态太久太久,久得只能在梦里偶尔闪现。

构造这样纯净的梦境,多多有赖于这看不出任何技巧的画法。

透视、比例、光线一应全无,你甚至看不到他从哪里开始,也不知他何时完结,画面有多大,他就画多大,总之他只想要把画布都塞满。

想加一片叶子就加一片,想画一个月亮就画一个,想画满月也行,弯月也罢,反正不是真实的,反正它只是一个梦!

有人看了他的画评价说:“我五岁的孩子都能这样!”当然这句话是十足的嘲讽,但无意中却道出了一个事实,他的画真正像是儿童的作品,所以才能如此

百无禁忌,信手拈来!

返璞归真,大巧若拙!

哈哈,我一时也想不到更多的词!只是看的时间越久,越想进入到这梦中。

毕加索就很会说,他说:“我17岁就能画得和拉斐尔一样,但我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可见画得“像孩子”比像拉斐尔一样要难得多。

多少现代画家想要达到儿童般的“境界”,得经年累月、费劲心力地“遗忘”各种技法、规则,而卢梭却似乎生来如此,从来就不知道那一套规则!

他确实可能是真不知道。

卢梭是一个海关税务人员,画画是40多岁以后没来由发起的业余爱好,并且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还有人说他的智商似乎还低于一般水平。

看到这些,你是不是有一种“原然如此”的恍然大悟,难怪他的画这么笨,这么拙!

不过,我只是觉得一切只因为他拥有一颗孩子般透明的心,这样的人,总不能叫他“傻瓜”吧。

毕加索还是有慧眼,不仅将卢梭奉为上宾,还收藏了他许多作品。

画这幅《梦境》时,卢梭66岁了,离他第一次抱着自己傻傻的作品参加展览过去了24年。

这一次展览,他又来了。

当时著名的诗人、画家阿波利奈尔评价道:“这张画流露出的美丽,是毫无争议的。我相信今年没有人会笑。”

不论人们笑不笑,都没有关系了,他在展览后两个月离撒手人寰,他去的地方,大概正像自己笔下那个神秘原始的梦境一般。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