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情深:卡萨特的主题
作者:罗米
要说到费城的自由与爱,杜尚的作品解决了自由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是看不出什么爱的,我们看到的只有绝对理性的思索,还带着几分恶作剧式的调侃和反讽,所以,爱要向别处寻找。
不过,我们一点也不用费力气,因为一位画家笔下的爱排山倒海向我们涌来,而且这是人间最浓的爱——母爱。
这就是玛丽·卡萨特的一系列表现母子情深的作品。
卡萨特1844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望族,这对她来说或许并不是件幸运的事,因为当她立志要当艺术家时,就遭遇到了家庭的激烈反对,因为女性当艺术家在那时,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不过,杰出的艺术家开头的路都不顺利,她的经历也还算小儿科。
他在宾夕法尼亚学术学院接受了传统的训练,都是老一套,也就是欧洲那些传统写实的学院派技法,不过倒是打下了坚实的古典功底。先熟悉,再超越,这几乎是每个杰出艺术家的必经之路,卡萨特也不例外。
22岁,她决定走自己的艺术之路。所以她来到了巴黎,这是当时的艺术中心,这里有艺术宝库卢浮宫,有古典大师引领她走进艺术的殿堂。当然,还有饱受争议的库尔贝、马奈这些激进的艺术家,也让她看到了艺术另外的样子。
另外还有一大批想要革新艺术的年轻人,此刻也正在巴黎的许多角落里“蠢蠢欲动”,卡萨特很快就加入到了这个圈子里,这就是后来在美术史上大放异彩的印象派的圈子。
后来在短暂回美国后,她又来到欧洲,到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更广泛的吸收了文艺复兴大师的养分,那些一片人间温情的圣母子画,让她对母与子的题材印象格外深刻。
后来,她一直在巴黎印象派的圈子里学习、创作,和这些年轻人一起成长,获得声誉。
她的画风正是典型的印象派,用笔迅速,色彩鲜亮,光影变幻自然而充满生气,尤其是捕捉儿童天真烂漫的童趣,既准确生动,又体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每一幅作品都能令人从心底开出花来。
费城收藏的作品中最早的一幅油画是1881年画的《母亲和女儿驾车》。
画面上女儿是最惹人注意的形象,白净圆润的小脸和玫瑰色的小裙子一样鲜艳。她也坐得很直,左手扶着扶手,如漆的黑眼珠清澈无比。
妈妈虽然没有看她,但却可以充分感受到她对女儿的关切。她显然是个勇敢的母亲,敢带着女儿驾驭马车,也是为了锻炼女儿的勇气吧。
她右手勾着缰绳,手中拿着马鞭,左手攥紧靠在右手边放在胸前,身体坐得很直,眼睛紧盯前方,看这姿势,显然她有点紧张。我想紧张的原因并不是她技术不熟练,而是因为年幼的女儿坐在旁边,生怕一不小心没有好好操控马匹,导致女儿受伤。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妈妈,是带着他在知识的海洋里驰骋。画面是《读书的一家人》,从画面上看,搂着孩子坐在长椅上的应该是他的母亲,她打开书,孩子的小手轻轻扶在妈妈的手上,真实准确又轻松自然。画面上三个人的眼睛都认真地盯在翻开的书上,周围的空气都显得沉静温馨。
画面色彩很简单,却异常鲜艳,尤其是孩子的一头金发在阳光下闪动着光芒,明亮活泼。
绿、白、黄像是卡萨特用来表现母与子的专属色,她在许多作品中都使用了这三种颜色,妈妈总是穿着黄色的衣裙,这是明亮而令人愉快的颜色,也是太阳般温暖的颜色,让孩子感到心安!孩子多穿着白色的衣服,纯洁如天使一般。
卡萨特的画笔如同照相机,总能捕捉到日常生活中母与子最真实的神情,一派天真,全然没有半点“摆拍”的痕迹。
《池塘边》,妈妈抱起刚刚在池塘里玩水的孩子,为他裹上浴巾,细细擦着身上未干的水珠。《妈妈的呵护》中,妈妈紧紧搂着孩子,孩子反过来也用她肉乎乎的小手捧着妈妈的脸。天地之间,再没有比这份母女之间的爱更强大的力量。至于母亲抱着孩子那么轻轻地相视一笑,这个世界最坚硬的心,都会融化的。
我们看到这样的浓情之作,一定会猜想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画得出来吧?事实恰恰相反。卡萨特终身未婚,她的世界里,除了艺术之外,再没有其他东西。不过,到底是女性,大概她也是在通过这些画作,来弥补未做母亲的遗憾吧!
卡萨特在欧洲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被法国艺术界认为是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不过在她的祖国,对她的赞美就来得太晚了,但一直到她去世20余年后,美国人才在本土举办了她的回顾大展。
这种事儿在美国艺术界可不新鲜,没办法,这里虽然号称全世界最自由最富有的地方,但艺术风气却出人意料地保守,更不要说这里有什么良好的艺术氛围和伟大的同行,所以艺术界的有志青年只能远赴欧洲去学习,在那里既能找到榜样,又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还能获得机会和认可,所以他们也就不再回来了。
卡萨特也如此,和她差不多同时代的惠斯勒如此。
直到他们在国际上声誉卓著,甚至去世多年以后,美国人这才想起来,他们原来是自己的同胞!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