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威治村,曾经的先锋阵地

作者:罗米

new-york-5146245_1280.jpg

如果你想了解先锋前卫玩世不恭的纽约街头风是怎么来的,有一个地方最合适,那就是格林威治村。论起先锋,没人敢在它面前充老大。

因为它玩先锋已经玩了100多年了。

格林威治村在1910年前后开始被前卫艺术家们发现,逐渐成为他们的聚居地和天堂。天堂的意义对于艺术家而言,便是自由、随心所欲。

所以,这里一开始就是波希米亚风的心脏,也就是玩世不恭街头风的发祥地,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所谓“垮掉的一代”和“反文化运动”,更是从这个小宇宙里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

格林威治村之被这些玩前卫的人选中,也是因为历史原因。说起来,现在看来的这么一个黄金地段,在当年却是个无人问津的“三不管”地带。

格林威治村这个区域最早是个孤立的农业小村庄,是17世纪移民在曼哈顿岛建立的一个小定居点,主要种植烟草。后来,美国独立后,曼哈顿进行了新的规划,但格林威治村却似乎被遗忘了。

这里保留着当时小村庄的许多原貌,即使到了19世纪,曼哈顿市中心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这里却还是排屋和矮楼,在显赫的“邻居”旁边显得格外破弊寒伧,这也就是为何被前卫艺术家们看中的原因了。

因为破旧,所以房租便宜!

毕竟玩前卫、反主流是没什么钱的,所以也就只能寻找这些偏僻房租低廉的地方安营扎寨了。

一般来说,现在被奉为前卫艺术“圣地”的地方大多如此,在地域上处于“边缘”,风格上当然也很边缘,总之不论是有意无意,这一大批年轻的艺术急先锋都与主流保持了相当的距离。

从地理上也好,从心理上也好,格林威治村这个地方,也就注定了它的“反主流”倾向。所以,反美国的主流才是格林威治的“主流”风格,如果你不是个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人,你既不会来这里,也在这里呆不下去。

格林威治村很快就成了年轻艺术家们的天堂,所谓天堂,就是自由、随心所欲。

这里于是成了艺术家和激进分子们的乐土。到了一战前,这里便聚集了艺术家、诗人、文学家等,反叛乖张和玩世不恭在这里大行其道,这些人不仅行为放荡,甚至穿着古怪,他们被这里原来的“村民”视为道德败坏之辈。这是艺术和行事风格超出时代的人,时常被贴上的标签,古今中外似乎都差不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看到衣着怪诞行为夸张的人都说是“艺术家”,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形成的印象吧?

到了20世纪50年代,所谓的“垮掉的一代”横空出世,渴望自由、狂放不羁、及时行乐、追求新奇和冒险,既颓废又张扬,这种病毒式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从格林威治村向外猛烈地扩张蔓延,格林威治的前卫先锋们让这里成了反文化的重镇。前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便是当年这里著名的反叛者。

格外神奇的是鲍勃·迪伦是个前卫歌手,竟然获得了最主流的文学奖,这件事本身倒很有些不拘一格的先锋性了。

70年代后,美国社会经济复苏,社会风尚和文化追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垮掉的一代营造的颓废气息被新兴的绅士文化和商业文化一扫而空,这个运动才逐渐曲终人散。

但是,追求自由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所以格林威治发源的精神,至今仍有回响,年轻人玩的街头艺术,便是从这里生出的一朵花。

当年破旧的格林威治村作为反叛精神的象征,如今却成了人们的朝圣之地。

格林威治的那些原来的“村里人”,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应该是天才作家、诗人爱伦·坡,后来,小说家马克·吐温也在此居住过,正是他们这一批人,一手带出了这里的精神气质。如果不是最早这一批“拓荒者”,格林威治便不会在纽约的文化史中成为这样一个座标和一座丰碑。

格林威治村后来经过了商业的开发和洗礼,现在成为了美国房价最贵的区域之一,当年艺术家因为租金低廉的原因聚集在此,现在无论如何是住不起了。

如今的格林威治村摇身一变,成了富贵之地,所以即使满眼涂鸦还在力求追忆当年的自由放纵,但无奈被商业矫饰太过,即使努力保留和追寻,这里也早已经没有当年那一股浑然天成的年少轻狂、白日放歌的不羁味道了。

所以现在这里的“村民”就变成了另外一些人,我们可以列出一条长长的清单,这些后来者仰慕这里的自由气息和前卫风格,于是也搬到这里,感受格林威治特殊的魅力。

这些人当中有剧作家、诗人、音乐家、演员、时装设计师、摄影师、歌手甚至学者等等,当然,都是文化人。现在,活跃于好莱坞许多知名的男女演员,有许多都曾经是这里的住客。

还有一位在时尚界呼风唤雨的“女魔头”,也就是美国《时尚》杂志的主编安娜·温图尔,也受到过格林威治的浸淫。

这里还有一位“传说中的”无敌神勇的“村民”,就是美国漫威系列漫画中的“神奇女侠”。

有趣的是作为全美最大的私立大学纽约大学,一直不断地用其正统的学院文化试探着格林威治的边界,慢慢侵蚀着它的地盘,所以便有保护者跳出来,与纽约大学坚决斗争到底。

不过,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这里曾经辉煌的旗帜性的风格,现在已经很不纯粹,甚至需要“保护”,说起来,还是商业太厉害了。

如今, 这里还保留着许多当年的样子,那些上个世纪早期留下来的工业排屋的外墙上,还挂着铁制的阳台和楼梯,瞬间让人回到了上个世纪的黑白电影中。

据说当年欧·亨利在这里创作了《最后一片叶子》,原来那栋满是叶子的墙是真实的。这篇文章当时给我的小小心灵,曾带来过无比的震撼和悲戚。作家写的是实情,当年这里只是穷画家居住的地方,不过,正是这一大批穷艺术家,一手带火了这里,最终却不得不被高涨的房租把自己逼走。

艺术带火了商业,商业恩将仇报,逼走了艺术。

我总觉得这些爬满红砖墙的绿叶子,真像是美元这张绿票子,等绿色一旦爬满墙,艺术就该搬家了。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