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沉船上有多少宝藏

作者:罗米

龙泉窑青釉刻花菊瓣碟,南宋。.jpg

青白釉印花四系罐,南宋。.jpg

南海一号,南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一提起海底沉船,大家或许都会自动脑补出探险、寻宝、揭秘的惊险场景,其间还激荡着阴谋与爱情,想想都觉得刺激,所以这一向是小说和电影偏爱的题材。可惜现实中的海底沉船故事就远没有这么精彩了,它们关联着的大多只有人员的伤亡和财富的消散,怎么看都是悲惨的结局。

不过,悲惨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实当中的吃瓜群众对于打捞沉船尤其是“传说中的”古代沉船还是兴奋期待的。因为打捞一艘沉船就像是一个从时间深处打开一座宝库,其间藏着的秘密和惊喜,常常超出人们的想象。

历史上著名的沉船不少,它们大多因为装载的货物价值不菲而闻名,所以打捞这些沉船算是回报相当丰厚的“好买卖”,大家也就更加期待了。

我们中国海外贸易历史久远,货物的数量和品质都极为可观,这样的海底宝船自然也不少,只不过沉船在海里的准确位置很难找到,即使发现了沉船也还要经过水下勘察确证,确定它的准确信息和打捞价值,进行科学探测并制定完善的打捞方案,最后才能动工,这个过程费时费钱,最后能够获得什么程度的“成功”,有时候甚至还是未知数。

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一般很难做到整船打捞。古代的船体大多为木质结构,经过海水长期浸泡早已经不堪起吊、出水的巨大“折腾”,如果沉船的位置离岸太远,打捞的难度更会成倍增加。

凡此种种的不利,让真正能够整体出水的沉船少之又少,所以每艘都珍贵无比,为了让它们更好地得到保护,接受世人无尽的礼赞,通常各国不惜专门建造一座博物馆。

比如我们广东省阳江市的“南海一号”博物馆里,停放的就是这样一艘堪称中国最著名的沉船。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沉船,也是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商贸船。据估测,“南海一号”长30.4 米、宽9.8米,不算桅杆的船身高约4米,排水量达600吨,在800年前的茫茫大海上,这样的宝船就是超级巨无霸式的存在!

宋代的海上贸易已经相当繁荣,我们与东南亚各国以及印度洋、红海、波斯湾沿岸各国的贸易已经非常成熟,与亚、非、欧洲等国开展了广泛的商贸,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飞跃是它的前提。

正得益于坚实的材料和科学的构造,“南海一号”才能安安稳稳地在海底呆了800年,又经历了数年清淤、装载、起吊等一系列操作,出水之时仍然保持着相当完好挺拔的姿态。

它是南宋造船技术最佳的实证,妥妥的高科技!

即便只有这一艘宝船,便已经足够震惊世人,不过“南海一号”的载重将近800吨,当年沉到海底的时候,据估算装着接近200吨的货物,这满满一船的宝物将是何等惊人的价值,早已超出我们普通人的想象力了!

“南海一号”于1987 年 8 月被意外发现,经过20年的调查和考古工作,一直到2007年12月,它才被整体打捞出水重见天日,住进了就近在阳江修建的博物馆内。

此后,考古发掘和清理工作便在室内全面展开,迄今仍然在继续。

截至2019年,考古人员发掘出“南海一号”上装载的货物10余万件,其中最多的就是陶瓷,这也正好映证了大家常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是瓷器之路。

这些瓷器的样式丰富,因为是外销,所以还有一些阿拉伯风格的器物如军持、六棱壶等。瓷器的产地也很丰富,有河北一带的磁州窑、福建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几乎囊括了南宋当年的著名窑口。

当年的广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所以全国的货物都先在此地集中,再装船运往世界各地。只可惜“南海一号”运气不佳,没开出去多久就沉没了,这才为我们留下了当年外贸盛况的吉光片羽。

船货除了瓷器,还有大量的金属,包括金属器物、货币、首饰等等。金属器物的材质丰富,金、银、铜、铁、锡、铅、锌等主要金属一应俱全。金属原材料和器物一直都是古代海外贸易中的重要货物,它们也是很好的压舱物。

铜钱的数量不少,出土约达15000枚,还有少量的金、银货币,比如银铤、金叶,这当然是用于大宗商品的交易了。至于那些制作精美的金首饰,无论走到哪里,应该都是最珍贵又最引人注目的奢侈品了。

144918454_2_20180921070327145.jpg

实在是不幸,这么满满一船货物和钱币在当年要是平安抵达目的地,再满载而归,不知又能带回多少海外的珍宝和巨额的财富。

这样一次远洋航行常常历时数月,所以除了货物,船上还必须储备大量补给,除了粮食和淡水,还必须带着补充维生素的水果菜蔬、补充微量元素的坚果,还要豢养牲畜以获得蛋白质。不得不佩服古人完备科学的“营养观”。

这些食物只有靠岸才能得到补充,所以每一次都必须带足带够。

从船上发现的果核来看,船员的食物很是丰富。粮食主要是稻谷,水果有:梅子、槟榔、橄榄、枣、滇刺枣、酸枣核、葡萄、荔枝;坚果有:栗子、银杏、香榧子、松子;还发现了花椒籽、胡椒籽,大概是调味品。

一旦上了船,除了航海和进食,还有空闲时间需要打发,所以船上还发现了砚台,至于笔墨纸应该早就被海水泡得无影无踪了。

一切的货物、补给都配齐备了,但还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对于这些在滔天的风浪里来来去去的人,平安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事,所以他们还带着小型的观音像,保佑他们一路平安。

想来他们是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起航的,可是风云难测,船舱里发现了一些遗骸,经DNA分析其中还有外国人,这些长眠海底的异乡啊,他们可怜的家人终究没有等到他们归去的那一天。

由于在海底沉睡了太久,“南海一号”已经“适应”了海中的环境,所以打捞起来的整船现在仍然被安置在和当年沉船环境相似的水下,而从船上发掘出的货物也要经过科学精细的去霉、脱盐、脱水、加固、定型、封护等处理,才能得到更好的清理和保护。

“南海一号”的出水是全球第一次整体打捞,其间显现的也是高度发展的水下考古技术。

有了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和我们中国进行海外贸易的沉船也陆续被唤醒,重新惊艳亮相。

自从有了海外贸易,沉船事件便如影随形。沉没于印尼海域的阿拉伯沉船“黑石号”上,唐代的长沙窑、巩县窑熠熠生光;时间上承接“南海一号”的“华光礁一号”在西沙现身,堪称宋元之际出口瓷器的种类大全;到了明代,青花瓷的一抹幽蓝在“南澳一号”上暗暗闪现;而福建发现的“碗礁一号”上,则展现了康熙瓷器的盛世华光。

还有远在瑞典的著名商船“哥德堡号”,曾三次远航到广州,最后一次归航于1745年9月,就在离港口不到一公里时,这艘装载的着大约700吨清代瓷器和茶叶的商船莫名触礁沉没。

当时紧急打捞上来的货物经过拍卖,除了支付成本,还足足获得14%。据估计,如果这批货物完好到港,价值将达2.7亿瑞典银币。

人类的远洋商贸史上沉船事件屡有发生,不知还有多少珍宝财富长眠在海底,等待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就说离我们最近的东南亚海域吧,迄今发现的古代沉船粗略估计有200余处,但实际数量应该远不止于此。

你是不是有蠢蠢欲动了?

嗯,海底沉船实在是个让人浮想连翩的话题,了解越多,越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了。

就此打住吧。

或者,心动不如行动?

走!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