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图:历史书上画像的蓝本
作者:罗米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唐,波士顿美术馆
遍观中国美术史,似乎还没有哪一件作品像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一样,一口气对前朝帝王来了这么一次大巡礼,大规模地为他们创作“标准像”呢。
13位过去的帝王在画面上一字排开,各具神采,确实显出了空前的王者荣耀。
虽然乍一眼看上去这些帝王像大同小异,但只要稍微仔细一点,你便能清楚地从他们的神色面貌中想见他们的性格,甚至可以推断出他们帝王生涯的成败来,不得不说阎立本确实是人物画的圣手了。
当然我相信画家塑造这些帝王像的时候想象的成分居多,毕竟画家几乎没有见过,也不大可能有比较靠得住的范本,所以他也就是根据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加上自己艺术家的天生敏感和非凡想象了,不过不得不说,这些帝王经过画家一画出来,世人便因此认定这些帝王必定是这般的相貌和气质,再换个形象出现,众人也都不依了。
正是这样的原因,历史教科书也就把这些帝王像当了真,即使没有看过此作,我们也早已在课本上和这些帝王打过了照面。
本来是无中生有的事,最后却让人坚信不移,这也大概是艺术创造最神奇的特性了。
嗯,这样气势挥宏的帝王群像,或许也真只有气势如虹的唐代才会产生吧。不但如此,连画面的巨幅也足够宏伟。自然,画中人盛大的气场没有盛大的尺寸,是装不下的。
整个画作纵51.3厘米,不要说是在初唐,遍观整个中国美术史,这样的巨大尺寸都是罕见的,因为作品绘于绢上,所以这个尺寸还要受制于当时的织造技术,这几乎也是当时能织出的最宽的绢。
画幅的横长更是达到531厘米,一展眼便有了历史长河里纵横汪洋的气势。平均算直来, 13位帝王平均每位占据40.8厘米的空间,倒也还不至于局促,不会太过委屈了他们。
有些帝王比较“寒伧”,旁边只跟着一个侍从,有些的排场就很隆重,前前后后服侍的人多达十数个,加上帝王有站有坐,姿势各异,画面也就因此多了一些变化,不像是一个个抽象呆板的偶像,而多了许多真实的气息。毕竟他们是曾经对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活生生、响当当的真人啊。
从右到左,这13位帝王分别是: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有赖于民间故事和小说传奇,有些皇帝我们就更加比较熟悉一些,有些人气就要稍差一点了,也不知道当初选定这13位的标准是什么。我是很有点好奇陈朝五代皇帝加起来一共只享国33年,为何这里便画了四位。
这些疑问留待方家或者以后的研究,我们还是看画吧。
虽然通过谥号我们便已能略知这些帝王生前的功过是非,但画面上其实表现得更加直观的。
我想你一眼就能分明地感受各位帝王气场差异之大了,甚至可以说是高下立判。
其中比较打眼的帝王应该是戴着冕旒的这7位,他们的形象比较统一规整,统一戴着12旒的白玉珠冕,统一穿着衮服,也就是玄(黑)色上衣和纁(红)色下裳,这是周代定下的仪制。除此以外,黑色上衣的两肩还分别绣有日月纹章,有些下裳上也有山、龙、藻等纹样,这是用以表现古代帝王服装的“十二章”,也就是十二种纹饰。
这七位的服装与冕冠合称为“衮冕”,是古代最尊贵的礼服,只有每逢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等极为重大的庆典活动,皇帝才会如此盛装。
除了服饰的隆重以外,这7位均站得端直,从体型上看也要显得更加威武雄壮一些,更显出龙姿凤采的仪止。这7位还一左一右统一“配备”了两名侍从,一看就是行止有度的君主,他们定是“正面角色”无疑了。
确实如此,大体上看,这些还真多是开创雄图霸业的开国之君。
其中只有倒数第3位北周武帝宇文邕不是开国之君,但他却被给予了十足的礼遇。
他的一生功业倒是很担得起这样隆重的渲染。
北周本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到了宇文邕手中,他着意摆脱鲜卑旧俗,汉化得很彻底。这位武帝很有一手,他在宫廷斗争中旗高一着,最终登基上位大权在握。
他在位时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通过毫不留情的禁佛灭佛措施,把因为当时佛寺占据了广大的土地,上百万众的僧尼也是大量的人口浪费,因为他们不当兵,不纳税,所以严重拖累了国家收入和兵源,通过毁佛,北周一下子使国力激增,他甚至说不惜为此入地狱。
兵强马壮之后,武帝兼并北齐统一了北方,后来隋唐的统一和繁荣,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得来的。
武帝确实是个狠角色啊,不仅他得以和其他的开国之君一样戴了冕旒,他的礼服上还“肩挑日月”,显出了格外的隆重。
想来唐代的皇帝对他应该是有格外的情感的,说白了,从北周到唐代的江山易主,其实是亲戚间的争夺,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正是周武帝的外甥女婿啊!说来他们还得益于舅舅的开拓呢。
再看剩下的6位,体型显然比上述7位要矮小一些,也要细瘦一些,一看就不是“主要角色”该有的形象。
他们虽然也穿着礼服,但等级比起衮冕来就低了许多,只用看头上戴的冠就知道了,还有一位甚至戴着幞头,这更是比较日常随意的装束。
这6位帝王行容举止不如上述7位整齐划一,而是各形各色,唯一的共性就是气场比较弱。
只这两相对比,我们已经清楚感知了作者强烈的褒贬,作者用不同的体量,不同的装束,不同的气度隐现了他们不同的成就。
那7位开朝建代成就霸业的明君,尽显他们的王者霸气,而那些软弱昏庸乃至亡国之君,则都总是一副庸腐甚至猥琐的神态。
这算是绘画中的“春秋笔法”
有趣的是这6位不那么雄风尽显的帝王每个人的服饰、神态都各有不同,连姿势都有站有坐,真是各形各色。我倒突然想到一句话,套用在这里或许合适:贤明的帝王都是相似的,庸弱的帝王各有各的不同。哈哈。这是个意外发现。
倒是打头的那位刘弗陵有点委屈,他是汉武帝的儿子,倒并不是昏君,但由于专任霍光,他几乎只是个摆设,所以即使他的治下“百姓充实,四夷宾服”,但作为皇帝大权旁落至此,说起来是很不光彩的事。
就这么一个年轻的君王画家已经对他很有厚爱了,他的服装等级只稍稍低于衮冕的规格,而且他面目清秀,器宇不凡,只可惜他毕竟没有横扫宇内的闪闪战绩,又只活到21岁便早亡,不得享天年,所以也就配不上穿衮服,戴冕旒了。
不是他不行,只可惜对手太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不过,能在这样挥宏显赫的帝王队列里担任领队,无论如何不是昏君。
最末尾的那位一身黑服的是隋炀帝,什么荒淫无道、骄奢淫逸这样的坏词放在他身上已成为定论。加上他这是离这个时代最近的一位,只好老老实实排在队尾了。不过只从他圆满和缓的脸上,一时间倒还很难分明地看到这些极恶劣的习性。
不过要说起来,画面上最有趣的还不是这些站得直挺挺的君王,倒是那些姿势略比较特别的。
这些站着的帝王一个个都有点腆着肚子使劲凹造型的嫌疑,略略有点装模作样的不自然,倒是那些“昏君”的姿势放松得多,也生动得多。
比如那个陈后主,亡国之君的无能和疲弱都写在脸上了,画家安排他的手举到齐下巴的地方,似乎马上就要一甩袖子不干了似的,他也确实不怎么干正事,总之就是不理朝政,耽于女色,寄情文酒,昵近群小,简直是亡国之君的样板。他也确实干不长了,一共只执政8年。不得不说画家为他安排这姿势实在是妙得很。
不过要说起来,我觉得最神奇的那位还是正中间居于C位的那个坐在腰舆上的皇帝。
这位是陈宣帝陈顼,历史上不是太有名,没什么丰功伟绩,也没什么祸国殃民,唯一比较有问题的是他的上位史。因为皇位是他篡夺来的。
他身后那位是他的哥哥文帝,他哥哥死后传位于他身的儿子废帝陈伯宗并让他辅政,结果宣帝借侄子年幼夺了他的皇位(陈伯宗被废所以叫废帝)。
皇位来得不光明,说得不好听也就是个乱臣贼子,不过皇权如此诱人,所以历史上为了皇权父子相杀、手足相残的多得很,他也算不得什么出奇。夺来的皇位他倒经营得还算用心,北伐北齐略有战功,政治还算比较清明,所以后被谥为“宣”倒是个比较好的评价。
画家为他配备了11位侍从,还专门为他安排了掌扇,让他坐着腰舆,排场不是一般的大,想来他平日里应该也是奢侈无状的。
这一组人物画家是很用心的,皇帝体型比侍人要大得多,这是传统画法里突出主人公的一贯办法。画面上唯他一人通身玄色,面无表情地手执如意端坐在腰舆上,侍从们则各司其职,神情专注,尤其是两个执扇人的动态很夸张,引来陈文帝的宫女回首观望,极为生动。
这组人物因为数量多,所以很见画家布局的功力,不仅形象主次分明,而且紧凑和谐,动态各异,显得很丰富。
他的道具也是最丰富的,有腰舆、如意、掌扇等等,连道具上的流云状的纹样细节都画得很仔细。
我其实是不能理解为什么把他放在C位,而且画得这样“浓墨重彩”。
画面总体来说是按时间顺序来的,但到了这个陈宣帝就不同了,他的在位时间是569-582年,比陈废帝还要晚,结果他偏偏被放在正中间,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了。
这个长卷现在看来是由六段画拼接在一起的,上面的断痕清晰可见,所以这就很可能是装裱的时候工匠根本不懂,只看着他这一组人物热闹,所以阴差阳错地让他居了正中。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