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二宝:杨柳青和泥人张

作者:罗米

W020160120566174036063.jpg

天津在历史上是北方重要的漕运码头和军事重镇,隋代大运河通航以后,便有了这座城,一直以来,这里都是个多个阶层、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地方,于是平和包容的气度让这里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连这里的特产都是如此,带着一股浓重的、活泼的民间趣味。

哦,你可别想错了,我说的“特产”可不是狗不理包子,而是神气活现、艺术气质满满的杨柳青年画和泥人张彩塑。

杨柳青年画早在元末明初就诞生了,随着漕运的日益繁荣,这里不仅采用了南方的纸和水彩,还吸纳了多个地区尤其是苏州桃花坞的年画风格,最终自成一派,成为了天津的“传统强项”。

我们的年画起源于汉代的门神画,晋代的时候还会在旁边插桃符用以辟邪,后来,木板印刷术日益成熟兴盛,年画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镇宅辟邪以外,更多的是祈求人寿年丰,于是就有了迎财神的风俗,年画当中诸如《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内容也就越来越多。

北宋随着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年画也得以成熟,表现的内容包括风俗、戏曲、故事、美人、娃娃等,我们现存最早的“美人图”年画是南宋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年画上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的著名美人。

到了明代,彩色套印技术成熟,形成了“南桃北柳”两大年画中心,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因其“半印半绘”的特点,也就是在印制的基础施以重彩手绘,因而显得精细典雅,其客户当中也就不乏富家豪门和皇室贵族了。

杨柳青的年画题材丰富多样,由于有后期施彩的加工,所以画面可以更细腻自如地表现复杂场景,比如著名的《三国演义》《白蛇传》戏文以及“八仙过海”“十二生肖”等传说中的角色众多的场景,画面上常常多达几十人,也显得井井有条,形象分明。

不过,虽然杨柳青年画雅俗共赏,但大家最爱的还是最接地气的胖娃娃,也就是那抱着莲花和鲤鱼的《连年有余》,堪称杨柳青的“形象代言人”!

相比而言,泥人张的历史就短了许多,不过,泥人张却真正“登堂入室”进过皇宫,成为皇室收藏。

说起彩塑,这可算得上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我们现在已经出土过新石器当时的彩陶,造型已经相当逼真有趣了。

到了秦汉时代,兵马俑可以算是规模最大、制作最精美的彩陶艺术的代表作。再往后,佛教发展以后,许多洞窟寺庙的佛、菩萨、天王、罗汉等等,也都成为彩塑珍品,比如敦煌彩塑等等。

由于材料易得,工艺相对简单,彩塑在民间也一直生机勃勃,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形态,比如无锡惠山大阿福,陕西凤翔泥狮子,北京兔儿爷等等,当然,在所有的民间彩塑当中,名气最大的还是要数天津的泥人张。

泥人张的创始人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张明山,由于家境贫寒,张明山自小跟着父亲制作泥塑玩具糊口,13岁开始独立从事彩塑创作。

张明山是个有想法的手艺人,他除了精研泥塑,还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尤其在绘画方面造诣颇深,这也才使得他在民间泥塑“下里巴人”的粗糙感之外,多了一些精致和雅趣。

这种“有文化”的泥塑很快就赢得了肯定,于是“泥人张”得以扬名。

张明山还有一项捏人像的绝技。

据说张明山可以一面与“模特”对面交谈,一面在袖子里捏出人像,片刻即成,并且精准传神。他在看戏的时候,甚至可以对着台上的角色捏出一台戏来。

惜春作画——第一代张长林作品,此作在故宫(5).jpg

张明山的戏文泥塑成就最高,现在故宫博物馆还收藏着他的一组《惜春作画》。

在慈禧太后七十岁时,内务府大臣庆宽请张明山创作了八匣泥人,包括《木兰从军》《白蛇传》《读西厢》《风尘三侠》《张敞画眉》《春秋配》等,进献给慈禧作为寿礼,现在仍然收藏于颐和园文昌院聚珍厅。

后来,张明山的儿子张玉亭子承父业,是为泥人张第二代。他的作品当中表现得更多的,则是平民生活,比如著名的有《吹糖人》《搬卸工》《木工》《采桑》《占卜者》《渔妇》《渔翁》《老僧》《二学士》等。

泥人张在前两代发展已经达到了高峰,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泥人张的作品曾荣获名誉奖,它也因此被许多国家认为是“中国特产”。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