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木芯马镫:改变历史进程的马具

作者:罗米

鎏金木芯马镫,十六国 朝阳北票冯素弗墓出土,高23.jpg

鎏金木芯马镫,十六国,辽宁省博物馆

如果你是古代的将军元帅,想要迅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你会大力发展哪一个兵种?

我相信见识卓绝的你,一定会大力发展骑兵。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来去如风锐不可挡的铁骑相对于步兵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神兵,可以对步兵实行降维打击,所以我们的历史上但凡战斗力强的朝代,都极其重视发展骑兵,甚至不惜成本去寻找、饲养良马,因此也留下了许多以马为造型的文物。

比如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汉代的铜奔马、霍去病墓的石马,唐代的昭陵六骏,等等,都是表现马的形象最杰出的代表。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想要驾驭这样的高头战马,并且还要骑在马背上活动自如、冲锋却敌,难度该有多大啊!

我们且先别说打仗了,就是在急驰的马背上稳稳地坐着不掉下来都需要相当的功夫,更何况战场上还会受到冲撞,一不小心就很容易翻身落马,成为俘虏。

所以早年的骑兵虽然威猛,其实是相当脆弱的。想要在马背上发挥爆表的战斗力,就必须有一件重要的马具来协助。

嗯,我想你会马鞍吧?

是的,马鞍的确至关重要,而且它很早就出现了。我们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的陶马身上就清晰地看得到马鞍的身影。不过当时的马鞍比较矮,称为低鞍;到了西汉才有了现在的“高鞍”,那时的贵族们已经开始对马鞍进行隆重的装饰了。

这下子,骑马的人可以稳稳地坐下来了。

不过,要想骑马打仗,光有马鞍战斗力还上不去,因为双腿无处安放,稍稍一扭身人仍然有摔下来的危险,所以双腿必须紧紧夹住马腹,这无疑极其辛苦,而且手还必须握紧缰绳,想要灵活作战左右开弓,显然还需要别的东西把人固定住。

终于,战士们迎来了真正改变命运的神器——马镫。

有了马镫,双腿才有了着力点,加上马鞍一共有了三个固定点,这样就做到了人马合一,这下子高难度动作也不在话下了,这才让“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少时狂走西复东,银鞍骏马驰如风”这些诗句成为可能。后来唐代盛行打马球,人在马上翻飞俯仰,没有马镫是不可想象的。

关于骑马杀敌,陆游的诗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最是豪迈,其实要知道,马镫的发明,其实还要拜“狂胡”所赐。

毕竟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对马具的发明和改良都完全是从实用中生出的智慧。

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马镫在西晋墓中出土的陶俑上,不过单时是三角形的单镫,只在上下马的时候作踏脚的作用,而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这一对双马镫,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双镫实物,它发现于五胡十六国时北燕的墓葬中,确实顺理成章。

北燕是鲜卑化的汉人建立的政权,大致的范围在现在的辽宁西南部和河北的东北部,都城是龙城,也就是今天辽宁省的朝阳市。龙城一直是中原汉族政权与北方的胡人政权交锋的要地,汉代的大将军卫青便在龙城奇袭匈奴,建立战功。后来王昌龄的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便是用了这个典。

这对马镫的木芯是桑木条,外面包钉了一层铜片,使得它更加坚固耐用,铜片外还鎏了金,使用者的身份大概不低。

马镫的发明大大提升了作战能力,所以很快就传播开去,它们随着匈奴人的西去而传入了欧洲。

早先因为骑马并不安全,骑手经常会在战斗中摔下马来,所以罗马人主要以步兵为主,正因为马镫的传入,骑兵渐渐取代了步兵,成为了欧洲战争中的主要兵种。

还有人说“马镫使中世纪穿戴沉重的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更是将马镫的作用提到了影响历史进程的位置。

真想不到对历史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的,竟然是这么不起眼的小物件。

我还在想,在马镫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汉代,少年英豪霍去病帅五万铁骑北击匈奴,封狼居胥,那是何等勇武又何等难得啊!

嗯,骑着马,总归是很帅的,所以少女们都向往着白马王子。当然,王子必须有马镫。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