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贝器,古代的存钱罐

作者:罗米

u=1685245696

贮贝器,西汉,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们先看图吧。

这些器物在艺术史上,按材质它们被归为青铜器,按艺术门类它们被归入雕塑,其构思之巧工艺之精,确实代表了汉代雕塑的极高水准。

只不过外表太过抢眼,大家就很容易忘记它的真实身份。掩藏在“花哨”外表之下的,其实是一颗“富豪”的内心。

因为它是贮贝器啊。

贮贝器也就是存钱罐,只不过它们是汉代滇人特有的存钱罐。

滇是现在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在战国时期由楚将征服此地建立了滇国,到了西汉初年,滇国归降汉武帝,国虽然不在了,但风俗却一直没有变,这些存钱罐是滇国独一无二的特产,到了西汉仍然在不断铸造。

因为肚子里的东西珍贵,所以贮贝器就不能过于寒酸了,于是滇人想办法对它进行了隆重的装饰。

说隆重一点也不夸张,因为装饰内容都是大场面,大气魄。

装饰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题材的,主要是牛和虎的生猛造型,一类是表现滇人生活的,无论是劳作还是祭祀,无不是部众云集的热闹盛会。它们在器盖铺陈开来,让直径不过30厘米的盖子成了一个小型的剧场。

国家博物馆的这件贮贝器上的牛,算得上是汉代最具神采的牛。

牛共有七头,六头环绕在盖子边缘,一头居中并且站得最高,大有首领的风采。

我并不太识得牛的种类,据专家考证它们都是黄牛,身型壮硕,尤其是那对长而上翘的巨角显出凌厉的气势,威严不容侵犯。

还有几只的角要小得多,并且向下弯曲,一下子就显出牛的温顺来。据说这是由西北传入滇国的品种。

居中的牛首领体型更大一些,昂着头微张着嘴傲然挺立,颈项上的肉峰高高突起,既显得雄健威武,又带着一丝首领特有的警惕,以防猛兽来犯。

不警惕不行啊,两只虎已经悄悄靠近了,它们就在贮贝器腰部两侧,身体尽量匍匐下来,目光却紧盯着上面的一顿“大餐”,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

虽然牛群危机重重,不知能不能逃过一劫,不过在现在看来倒是不必为它们担心,两只虎倒像是处于弱势,完全不如牛首领的那一派王者之气。

表现生活场景的内容就更加复杂了,甚至一眼很难看不出所以然来。

场面稍小一点的是纺织场景的贮贝器,即使如此,直径不到25厘米的器盖上便已经分布了18位女性。虽然人高不过寸许,但她们的身份和分工十分明确,其中监工是上层社会的女子,而周围一圈正在织布的则是奴隶。

还有战争场景的,十多个人物已经显现出战场上千军万马的气势来。

中间骑马的是统帅,士兵围在四周,面朝中心,他的军队盔甲整齐,显然占了上风,敌人则丢盔弃甲,显得不堪一项,有些已经躺倒在地上死去,还有的被士兵踩在脚下根本无还手之力。

可能滇人正在用这样的场景记录自己的某一次辉煌的胜利吧。

最让我眼花缭乱的是一个诅盟场面的贮贝器。

上面立体人物便有127人,还有一座大型的建筑。

t0337d5d4379e1ebc71.jpg

诅盟是盛行于滇国的一种典礼,在遇到大事时,滇人便会设祭坛举行祖盟大典。难怪场面如此盛大。

主祭人坐在建筑正中,在整个场景中所居的位置最高,他的四周放着16面铜鼓,这也是西南边陲之地独特的样式。屋的两侧有牛、马、猪、羊等动物,有裸体的男子和拿着器物的妇女在一边忙碌,正准备宰杀这些它们做祭品。

室外还有两面比人还要高得多的巨大铜鼓,让我似乎听到了祭典上发出的震天响声。

还有贡纳场面的贮贝器,这是四方宾服的部落扛着各种物品,牵着牛马来向滇王纳贡。

最血腥的是杀人场面的贮贝器,被杀者处于正中心,周围是拿着各种武器击杀他的人,这其实也是一种祭礼,只不过祭品成了人。

这些场景虽然纷繁复杂,但人物造型却极为形象准确,仅从装束上便可以清晰区分出他们来自不同部落甚至不同地区。

滇人一般穿着短裙,头上梳髻,但那个纳贡器盖上却还可以看见编发的人,甚至还有穿长裤的,那就清晰地显现出他们的不同身份。

据记载,滇西地区也会偶有印度(身毒)人和缅甸(僄越)人侨居于此,所以这些不同种族、民族的人群也就被准确地表现在了贮贝器上。

真让人想不到,小小的存钱罐竟然蕴藏着一段中外交通的生动历史。

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滇人的心思细腻了。

不知你有没有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它叫贮贝器呢?

这些贮贝器都是西汉的青铜器,我们都知道西汉的钱应该是铜钱,难道滇人这么落后,完全不知道与时俱进,还在使用古老的贝币吗?

滇人确实在使用贝币,但这不仅不落伍,甚至还相当先进,因为这些贝币是专门用来进行外贸的。

在战国后期,滇国便开通了经缅甸到印度的商路,后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慢慢打通,这条商道更加繁荣更加重要,它的末端延伸到现在的巴基斯坦境内,后来又向西与北方的丝绸之路会合,此后直至清代仍然商旅不绝。

还有一条向南的路,则是从云南到达越南,再向东南亚等地行进,同样也是用来进行货物交通的道路。

这正是古滇人的外贸之路。

而要进行外贸活动,则需要大家认可的通货,而产自南亚和东南亚一带的海贝便成为大家公认的“硬通货”了,所以说这些贝币并不是滇人用于本国生活的货币,而是他们进行外贸交易的“外汇”。

原来如此!外汇还是很难得的,所以滇人便要铸造这样精美的存钱罐贮藏它们!

这些贮贝器大小不一,按所贮贝壳的重量有1斤至十数斤的,出土时大部分都装满了海贝,那几乎就是个小型的外汇管理局了。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