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陶瓷还要跑到西班牙?

作者:罗米

未标题-2r2.jpg

桌子椅子上全铺的陶瓷,简直比我们中国人还喜欢陶瓷

作为西班牙仅次于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第三大城市,瓦伦西亚是我们路经的一站,停留时间不多,于是按图索骥,去美术馆看了达利和毕加索的老师的绘画,想要从中寻觅一点现代孕育他们的影子。

不过,从这位画家的作品中,两位现代艺术大师的影子几乎完全没有看到,所以,我倒也相信艺术天才大都是从天而降的了。

不过,这里倒还有一个相当吸引人的所在,那便是著名的陶瓷博物馆。

当然,一个中国人,不远万里跑到西班牙,竟然去看陶瓷,这样的舍近求远和煞有介事,简直从里到外都冒着傻气。

其实在前面的参观中,西班牙的许多博物馆都有为数众多的西方陶瓷器具藏品,尤其是18世纪以后的各种人物造型的瓷塑和陶瓷装饰物,已经极尽细致精美,风格当然也与我们中国的瓷器迥异,所以虽然来自瓷器的老家,我们也仍然不乏震惊。

来瓦伦西亚参观专门的陶瓷博物馆,简略而完整地了解一下陶瓷在西方发展的历史,对比两种文化对待瓷器的态度,以及不同的审美爱好之下,瓷器呈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样貌,也算是知己知彼了。

及至看到来自家乡的器物被宝爱珍重并且被不断模仿,既觉得甚是欣慰,又别有意趣。

瓦伦西亚的陶瓷博物馆原是一座贵族的私人府邸,此建筑最早建于15世纪,到了18世纪,主人对它进行了巨大的改建,于是我们现在所见的建筑外观留下了流行于18世纪的罗可可风格。

高逾十米的女神像装饰着博物馆的入口,雕缋满眼,不胜繁复。天使穿梭于卷曲的飘带、花草和水果间,构成了雕塑的背景装饰,为的是突出第二层中央的圣母像。

这确实是罗可可时期的“混搭”样式。

由于街道狭窄,站在入口是看不到雕像全貌的。我们运气倒不错,所订的酒店紧邻博物馆,所以推窗出去,倒是能看到上部雕塑的细节。

瓦伦西亚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地中海西岸最大的港口,所以这里作为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货物吞吐中心,几百年里一直具有高度发达的商业贸易,陶瓷作为整个欧洲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此地有巨大的交易量,加上后来此地也有自己的陶瓷生产,因此,这里便留下了欧洲几百年来各种关于陶瓷的资料。

我们有幸与博物馆方进行了一个简短的交流考察,于是有机会看到一些并未展示的藏品,其中有不少未曾明确断定出处的纹样风格和瓷片,馆方都都极为谦虚地将之归于“源自中国”,也不知是否因为我们来自中国的缘故。

无论如何,这样的谦虚谨慎倒远远好过无知的夸耀。

早在隋唐,中国的瓷器就开始远涉重洋,最远便已经到达北非;到了宋代,瓷器成为大宗外销商品,印度洋航线上,满载中国瓷器的商船来往不绝;元代更不必说,眼下备受追捧的元青花,最早还是在欧洲获得的“认定”,向西的漫长旅途中,一路都有元青花蓝白耀眼的光芒。迄今,土耳其还收藏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元青花。明清时期,欧洲人为来自东方的神奇器皿而疯狂,瓷器成为欧洲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自文艺复兴开始,欧洲的绘画中,便总有来自东方的那一抹幽蓝。

瓷器和丝绸、茶叶组成了黄金搭档,成为中国外贸的三样支柱。作为远航的压舱货,瓷器装在底舱,其中还可的盛放茶叶和丝绸防止其受潮,简直不能再妙了。

这一段历史,我们从瓦伦西亚陶瓷博物馆的中国瓷器遗珍中,可以依稀分辨出一条完整的线索。

当然,比起寻踪中国瓷器在西方的流传和收藏,我们更愿意来寻访一下西方陶瓷发展的脉络源流。

西方烧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已经是18世纪以后的事了,所以,此前西方上流社会所用的器具中,金属器皿占了绝大多数。我们如今在博物馆内看到的许多工艺精湛巧夺天工的金属器具,其实在当时地位远不如来自中国的瓷器。

由于这些瓷器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实在不易,所以这些来自东方神奇的“白色金子”被王公贵族作为奢侈品,并不舍得作为日常的生活器具。它们或作为室内陈设,或作为装饰,有些宅第内将青花瓷盘镶嵌在墙壁上,便是将其作为财富的夸耀。

现在国内有些家居或者公共空间的装饰中,也时常有将瓷盘镶嵌在墙上的装饰手法,这其实源自欧洲珍视瓷器的传统。

其实,中国瓷器的配方早就被西方人觊觎已久,16世纪,佛罗伦萨的陶工便获得了情报,破解了关于中国瓷器原料的成分,但毕竟水土不同,他们无论如何只能烧造出一种软质瓷,也就是瓷胎不够坚硬致密,而且也不够洁白,这与真正的中国瓷器相去甚远。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掌握了一种锡釉陶技术,后来发展出一种有光泽的彩饰,烧成后具有金色的金属光泽。到了16世纪,威尼斯开始模仿中国明代的瓷器,图案也大量仿制从中国进口的瓷器。

到了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大量引进中国瓷器,陶器便被仿自中国青花瓷的样式风格一统天下,最著名的便是荷兰代尔夫特的蓝釉陶。这种蓝色陶器因为与中国青花最接近,有些在造型和纹样上甚至可以以假乱真,所以当时便作为替代品,成了欧洲人的心爱之物。

现在,欧洲各地的博物馆里,时常可见代尔夫特蓝釉陶的器皿。比起青花,蓝釉陶的瓷胎略粗些,也没有真正的瓷器那样白而盈润,常常泛着淡淡的米色。而且,蓝釉的颜色也略深一些,这种“山寨蓝”甚至还获得了专属于自己的名称,被称为“代尔夫特蓝”。

所以,在欧洲的博物馆里看到这样的器物,千万别想当然地以为这便是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哦!

我们在陶瓷博物馆里,看到许多小小的厅室无论是室内陈设还是装饰,都被恢复成当年的样子,于是满墙的彩绘瓷砖,满壁的陶瓷器皿,可见他们对这种神奇物质的狂热。

远在地球的那一边,一个真正的陶瓷王国里,那里白底上的一抹天青,令远在西方的世界为之疯狂。

而这一边,这个开始走向鼎盛的西方大陆,他们一面仰望追慕那个“瓷国”,一面自己默默地开拓自己的瓷器版图。

巨大商业利益一直刺激着欧洲人,不断去探索中国瓷器的奥秘,甚至不惜举全国之力。

到了18世纪,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极为热爱瓷器,于是专门在法国的塞夫勒设立瓷厂,路易十五是瓷厂的第一大股东。蓬巴杜夫人作为罗可可艺术的赞助人,力求烧出符合她品位的瓷器,她喜爱爱情主题的图案以及以玫瑰为主的装饰纹样,在色彩上又偏好粉红,所以此时的塞夫勒瓷便呈现出这样的风格。

不过由于此地土质原因,最后也只能烧出软质瓷。蓬巴杜夫人还督促瓷厂为她烧制了一所瓷宫,但因为瓷质硬度不够,不久便倒塌。

到了1709年,德国人最先掌握了烧制硬质瓷器的正确配方,并且找到了与中国制作瓷胎的高岭土相似的原料。于是,第二年就在德国的城市迈森建立了瓷厂。

西方人这才真正有了批量生产真正瓷器的工厂,这令他们兴奋不已。而此时,遥远的东方,中国的乾隆皇帝创造的盛世都已经谢幕了,原先那些牵动西方人狂热神经的窑口,火已经渐渐冷却了下来。

迈森瓷崛起以后,造型开始偏向于欧洲本土的风格,大量人物瓷塑摆件带着典型的罗可可风格,男女之间的嬉戏、田园诗式的爱情题材以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最为常见。日常器皿也极尽装饰,花朵镶边、镂空装饰不一而足,一切用得上的地方,都被瓷器装饰着,连镜框也都是瓷器烧造的各种花朵。

1800年左右,英国工匠将骨灰掺入到硬质瓷坯料中,一种新的品种产生了,这便是骨瓷。这种胎体轻薄,光洁如玉,并且还微微透光的瓷器一烧制成功便很快成为贵族们钟情的对象,成为收藏的珍品。

眼下,骨瓷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高档瓷器,国内外的瓷器厂里,都在不断创研着这种新的瓷器品种。而漫长的中西方陶瓷史,似乎在此汇合了。

说来可惜,作为奢侈品出口了近千年的中国瓷器,却被迈森瓷、骨瓷后来居上,现下我们国内所谓的高档瓷器,倒成了进口货的天下。

终于,两边都尽自己的气力,在瓷器这个神奇的领域实现了自己的辉煌,

有一点特别奇特,西班牙也有爷爷奶奶带孙子的风俗,不知一东一西两个世界,为何恰巧有这样的默契。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