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印象:印象派的得名之作
作者:罗米
莫奈《日出·印象》,1872,巴黎玛摩丹-莫奈博物馆
说起印象派,对美术略知一二的人都耳熟能详,不过,这个名字最初可不像现在这样让人神往,它其实是饱含贬意的。
它得名于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
这幅画原名《日出》,于1874年4月15日第一届的“独立派”画展中对公众亮相。
“独立派”画展其实是些被官方沙龙拒之门外的作品,属于画家们民间组织的。
好在巴黎的艺术氛围很浓,所以即使是些无名画家举办的展览,仍然有记者前来评价和报道,这一次也不例外。
记者们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大,所以他们倒很愿意来寻找一点特别的东西,力求能引起点轰动。
这一次,记者成功地锁定了目标,就是它!
《日出》宽63厘米,高48厘米,我一见这下大为吃惊,没想到它这么小。这样“精致”的尺寸混在200余幅参展作品中,竟然被记者揪出来大加讽刺,不得不承认当年的记者目光犀利。
画面上是法国北部港口勒阿弗尔清晨日出之际的景色,我们还可以透过迷蒙的雾气看到远处停泊的船只的黑影。
在展览中,记者看到这幅“潦草”得像是还没完成的草图,便不无嘲讽和挑衅地对画家说这真像是一个“印象”,莫奈便拿起笔在《日出》后加了“印象”二字,所以它成功地变成了《日出·印象》。
记者自己绝对想不到,这样一句嘲讽意外抓住了这个风格的神髓,成了经典永流传。
真堪称是神来之笔!
无独有偶,到了20世纪初期,也是一次展览中,因为记者嘲讽“多纳泰罗(代表古典艺术)被一群野兽包围”,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也因此得名,并且成为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大概因为批评多出自真心,而表扬常常流于客套,所以往往批评更加切中肯綮,也就流传更久远了。
想想艺术史上这些轶事,简直不能更有趣!
当然,之所以说“印象”一词传神,从画面中就足可以感受到。
画面看起来是零乱的,因为没有用轮廓线“圈定”形状,所以一切看上去都松散得不成形。这还不算,画家看起来懒透了,既不调和颜料,甚至也不涂抹均匀,就这样把管子里挤出来的颜料随意排几笔在画布上,就敢宣布完成!
比起以前的画家在画室里经年累月精心乃成的作品,这样的行为太投机取巧了吧!
想想我们熟悉的达·芬奇和拉斐尔,再看看眼前的莫奈,或许你也会有同样的怀疑和不屑吧。
我还依稀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挂过一幅风景油画,似乎也是这样潦草的样子,我当时并不喜欢,而后换成了一幅古典风格的油画,上面是林间的仙女,我就深为神往了。
哈哈,难怪苏轼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现在,这幅画因为“尊贵”,所以被单独挂在浅灰色的墙上,一束光打在画上,那片淡粉的晨霭晴岚显得格外明媚。
雾气还没有被阳光驱散,所以太阳在我们眼里还只是粉红的一团,略有点无力。
海面的倒影是三笔五笔的红颜料排布而成的,其间夹杂着几缕白色和暗绿,这并不是画家没有把颜色调匀,其实他是有意留下了清波晃动时反射的水光。
如果你愿意抛弃一切成见,早早起床来到河边朝河面望一眼,你会发现晨曦的倒影还真就是这样散乱地晃着。没有照到阳光的地方,海水便是更深的青色,冰冷幽深。
至于远处的船,隔着雾你是看不清的,更不可能看到桅杆、风帆的细节。
莫奈很“耿直”,他画下他看到的各种物体在雾气和晨光中的样子,它们原本就是模糊的。
但当时大家都认为他画得不对,因为大家接受的是另外一套古典主义的“理念”。
那样的作品里,比如人物,无论离得多么远、人多么小,他们都是服色鲜明姿态清晰的;比如画一大片风景,即使风过林梢,树上每一片叶子的轮廓明晰可辨,其实你只需向窗外望一眼,都会发现这不大可能。
以往的画面中,所有的物象都有自己“固定”的色彩,草必定是绿的,玫瑰必定是红的,无论它们在什么样的光线之下;这些构成了我们的“认识”。
以往的画家画画,忠实的是自己的经验。
而莫奈,他忠实了自己的眼睛。
他真正走到了户外,向自然投去一眼,再把它收摄在画布上,唯恐对自然有丝毫不忠。所以,在莫奈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光,清晨日出、正午艳阳、黄昏日落,光线永远变动不居,色彩也就跟着变动不居。
他的整个世界,因此由无数不同光影交织的瞬间构成,对他而言再没有什么“永恒”,除了变化本身。
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的奥义。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