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绘画为什么这么怪?

作者:罗米

未标题-122.jpg

巴塞罗那最大的博物馆,便是位于西班牙广场身后山上的加泰罗尼国家艺术博物馆。

建筑本身相当有气势,一字排开的巨大长方形大殿,四角有四座钟楼,正中还有一个高耸的穹顶,具有不可撼动的威严,雄踞在西班牙广场的喷泉后俯瞰着全城,成为巴塞罗那著名的一景。

这本是为1929年世界博览会兴建的西班牙国家宫,算是个“临时建筑”,到了1934年,国家宫便被设立为艺术博物馆,建筑内部为了适应博物馆展览的需要而被加固、切割和改建。

博物馆最重要的收藏是位于一楼的宗教艺术,尤其是12世纪至13世纪的罗马式壁画和祭坛画,是世界范围内保存得最完好数量最多的藏地之一。

不过,这一部分珍宝却最容易被观众忽视,因为中世纪的宗教作品和我们喜爱的古典风格相去太远,不仅造型不写实,而且显得笨拙幼稚,观赏性确实不强。加上都是宗教画面,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确实难以解读其中的故事。

所以,我们不妨来了解一点关于宗教绘画的规律。毕竟在西方,宗教作品在艺术中的分量太重了。

根据《圣经》中的说法,上帝本是“无形无象”的,而且他也禁止人类塑造偶像,所以早期基督教绘画中,是根本没有上帝形象的。

但到了中世纪(从公元476年至15世纪差不多一千年),由于大部分人不识字,教会为了帮助这些信徒理解教义,就需要用一些图像进行辅助。

当时,对于是否能够图绘上帝的形象,基督教内部还产生过激烈的争论。最后,看在宣扬教义的份上,在图像中才允许出现上帝的形象,这算是一种折衷的妥协。

未标题-2gd.jpg

你看,一开始基督教绘画就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教诲和训导。所以你就不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基督教艺术了。

在中世纪以前,西方主流的艺术法则是古希腊时期确立的,就是尽力塑造“生动”和“美”的形体尤其是人体,比如我们知道的阿波罗、维纳斯那样的作品,现在不仅被抛到了一边,而且成了“异端”的、甚至“邪恶”的,需要被毁掉,所以中世纪毁掉了许多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艺术品,就是认为它们太注重感官,太写实,这是魔鬼的诱惑。

基督教于是发明出了一套新的做法,说白了,它是在用图像的方式“写”圣经。所以这样就发明出了一套特殊的“文字”,也就是一套表示意义的符号,比如画个十字架,也就是代表基督受难,至于十字架上的人体像不像真实的人都不要紧,更不要说美不美了;只要女性怀中抱着个孩子,基本上就是圣母子无疑,至于这个孩子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小老头,也无所谓。这一套符号被约定俗成以后,人人都看得懂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再举几个最常见的例子:如果你看到鸽子,这就代表圣灵;如果人的头上带着圆光的,就是一定基督或者圣徒;拿着一把大钥匙的是把守天国大门的圣彼得,拿着一把长剑的常常是圣保罗,如果我们看到天使、狮子、牛和鹰四种形象同时出现,这便象征四大福音书作者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根本用不着这四位本尊露面。

这样的图像符号多得很,我们不熟悉《圣经》的内容,自然难以分辨,但中世纪的群众生活里只有《圣经》,他们一看就明白了。

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传统,艺术家(当时其实只是工匠)只需要掌握哪些象征物对应哪个故事,不搞错就行了(一般不可能搞错)。如果我们用写实和优美这一套标准来看中世纪的作品,就会觉得他们的形象那样不真实,甚至有些滑稽可笑。但如果换个角度,中世纪的人看古希腊的作品,他们还觉得那样追求写实和所谓的美感,是一种堕落。

评判标准不同,导致艺术风格差以千里。

这些作品放在教堂里,信徒们能够根据图像了解故事,能够虔诚信教就足够了,而且中世纪的十字架上形容枯槁的基督耶稣,形象那样扭曲变形,没有美感可言,但对于那些在昏暗的烛火下拜倒在地的信徒而言,他为人类赎罪而受难的痛苦是那样的强烈,直抵他们的内心。

这些圣像中的神性反而因此而更加真实,更加强烈了。

对比一下中世纪的基督受难图,再看看文艺复兴以后更“漂亮”的画面,你甚至会觉得似乎中世纪那样“不真实”的基督,他变形的、僵硬的甚至恐怖的样子更打动人。

所以,在面对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时,我们应该记住的一点是,它不需要也不允许太写实。

长期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写实能力急剧退化了。到了14世纪晚期,欧洲城镇兴起,商业发达起来,社会上的宗教氛围不那么浓重了,人们开始重新发现中世纪以前的作品,发现它们竟然那么美,但此时艺术家们发现他们想要学着画那些优美生动的世界时,笔已经略显僵硬了。

再重新找回古典写实的技艺,重新达到既优雅写实又表达精神状态的完美境界,那就是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的事了。

当你了解了这个过程,再来看博物馆里所藏的中世纪艺术,大概会少一点偏见,对它们也会有些不一样的感受吧。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