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在伊苏斯战役中,好大一场决战

作者:罗米

t01b40e0a8d4b06baf7.jpg

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弗《亚历山大在伊苏斯战役中》,1529,德国慕尼黑老绘画馆

16世纪的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弗的《亚历山大在伊苏斯战役中》,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战争,我说的并不是尺寸,而是场面和视角。 

伊苏斯战役发生在公元前333年,交战双方是波斯帝国的皇帝大流士三世与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这是一场决定性两国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极为著名。

伊苏斯是自土耳其到叙利亚和埃及的主要干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天仍然如此。

当年的11月,亚历山大带领的马其顿军队和大流士三世指挥的波斯军队展开了这场生死之战。

波斯军队人数约20万,马其顿军队人数大约只有波斯的三分之一,这二十多万人马在仅长2600余米的战线上排开。

按理说,这种密度之下,波斯人围而不打都可以把马其顿人围死,但战役最后,战斗双方竟然情势逆转了。这也正是它名载史册的原因。

波斯军队由于战术错误,被亚历山大带领的重骑兵冲破了他们铁甲阵线中最薄弱的左翼,于是兵败如山倒,20万大军由此开始溃败。

马其顿军队根据形势变化战阵,采用密集方阵进攻,也就是史上有名的所谓从未失败过的“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王亚力山大身先士卒,挺矛冲在最前面,他的近卫骑兵随之冲锋陷阵。

画面中心正是这最扣人心弦的场面。

色调铁灰泛蓝的是亚历山大的军队,红色的是大流士三世的军队,只从画面的颜色上分辨,就能清楚地看到蓝色呈一片压倒之势。

整个战阵密不透风,两个统帅所处的位置是唯一的缺口。

左方三匹马拉着的战车上,大流士三世站在葆盖之下频频回头,车身侧面的圆形装饰上写着他的名字。

此时的波斯军队溃散逃窜,马其顿军队在后面步步紧逼;大流士三世的身后,亚历山大这位马其顿的年轻统帅金盔金甲、白马雕鞍,人虽未至长矛先行,矛尖已眼看快要刺到大流士的马车。

亚历山大身后是他的近卫军,他们跟随统帅从河边的旷野里直冲过来,势如破竹。

先锋部队身后是马其顿的军队阵列,他们跟着统帅从四方掩杀,长矛如林、旌旗飘飞,特别是马其顿战士头上的白色盔缨随风飘动,在战场刮起一阵白色的旋风,为画面增添了一些抒情的调子。 

大流士的逃遁对波斯阵营的打击是致命的,战斗意志涣散后,波斯大军刹那间土崩瓦解。

马其顿军队乘胜一路掩杀,一直攻入波斯的后方,俘虏了大流士三世的妻儿和母亲。

大流士在逃亡中向亚历山大写信,表示他愿意割地称臣,并且想将女儿嫁与亚历山大以求得保全王国,但亚历山大拒绝了他的请求。

亚历山大一路穷追不舍,大流士在逃亡途中又遭部下背叛,待追兵赶到,这位波斯国王已经身亡。亚历山大最后将他的遗体送回巴比伦,举行了盛大的国葬,很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意味。

强大的波斯帝国便这样灰飞烟灭。 

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都凝聚在了画面中的这一瞬间里。

这件作品并非巨幅,高不过1.6米,宽只1.2米,前景上形象最大的人物,每人也不过分得豆大的“容身之地”,但即使如此,战士们无不金戈闪亮,连马鞍上的流苏都历历可数。

历史上这样的大场面作品并不多,因为没有十足的掌控能力,画家往往会费力不讨好。所以,比起描绘战场场面,画家们似乎更乐于表现故事的“后续”。

大流士三世逃出后,他的家眷,包括母亲、妻子和姐妹等人被俘。他的母亲带着一众女眷面见亚历山大,跪倒在他脚下请求善待。

战争中被俘的女性遭遇一向很惨,但这次亚历山大竟然出人意料地对她们礼遇有加,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大流世三世的皇后斯妲忒拉是波斯第一美女,亚历山大怜香惜玉的结果。 

画家对风景的描绘也显现出远超常人的实力。

画面采用了远观的视角,这一远,便不止有了空间上的宏阔,还有了时间上的沧桑,落日余辉、海天无尽,谷边的旷野真是上演旷世之战的好战场!

如果不看画面下半部分的激战场景,这一幅作品便是最宏阔的风景画。

西边的落日已经在绵延的远山之外奄奄下沉,浓云被一弯清朗的月色穿透,夜色漫布在整个天地间,一个新的世界正在悄然来临。红日象征的波斯和蓝月代表的马其顿正好呼应着画面上双方军队的色调。

这幅画的地平线画得极为写实,它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两边略向下弯曲,远方的风景也同样被表现成带着弧度的视角,画家显然把地球的曲率考虑了进来,这是画家吸收了最新的科学研究的结果。

天空中飘浮着一块巨大的铭牌,铭文上记述着战役的过程和结果,它像是从天而降的神谕,为这一场人间的大战增添了许多神圣的氛围,仿佛这一切是上天有意的安排。所以,似乎胜负也自有天定。

从上帝的视角来看,这场对人类历史和文明影响至深的战役,不过如同蝼蚁草芥一般显得那样微不足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1601272968512009.jpg

马赛克镶嵌画上的伊苏斯战役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