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蒸气、速度:自然和工业的交响乐
作者:罗米
透纳《雨、蒸气、速度-西部大铁路》,1844年,英国国家美术馆
大家看了这么多艺术史上的名作,不知会不会产生点疑问,为什么英国的作品这么少呢?似乎与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很不匹配啊!
这倒是实情,不过在古典时代英国也有少数让整个欧洲仰望的艺术大师,如果只能选一人作为英国古典绘画的代表人物,特纳应该是不二之选。
特纳全名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我们常见到他的名字被缩写成JMW.特纳。
特纳以风景画成名,但这样的风景并不是我们印象当中所以为的鲜花碧树,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一团模糊”的风霜雨雾、水光晃漾。
《雨、蒸汽、速度》,只听画名就有一种出人意料的气质,嗯,这样的风景,确实没有人画过,或者都没有人想过吧?
要说雨和蒸汽,还是有形的,只要努力大概还是可以画得出来的,那么速度就是很抽象的了,怎么表现呢?特纳的时代可没有什么抽象画,所以他也要通过具体的形象,而且是“风景”,把它展现出来。
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看画面,却似乎觉得自然而然,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是特纳后期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到了创作后期,特纳也越发艺高人胆大,所以就越发喜欢变幻莫测难以名状的事物。这幅画就是他的大胆尝试。
《雨、蒸汽、速度》有个副标题,名为“西部大铁路”。大概他也是担心观众看不明白,有意进行了提示。
从这个提示再往下看,画面似乎就要好理解多了。
画面上最“清晰”的就是那个黑乎乎的火车头了,它正喷着蒸汽穿透雨幕,从画面深处向我们一路疾驰而来,铁轨一直从画面的几乎正中心的位置穿向右下角,它的尽头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只觉得这疾驰而来的火车一路轰鸣,马上就要和我们擦身而过,甚至还生怕自己避让不及。
这种速度感我是深切地体会到了。
至于雨和蒸汽,画面上就四处都是了。
天地一片模糊,这是雨雾笼罩的样子,不过左侧却露出了一角蓝天,晴空之下高架的拱桥很清晰,一叶小舟鲜明夺目,悠闲得丝毫没有感受到右边正上演着一幕速度与激情。
小舟的前方是一片河岸,定睛细看才能看到有一丛人形,就是那几个小小的白点,他们在河中的小洲上起舞,是的,确实是在起舞。虽然身影模糊,却神采飞扬,我能确定他们是在起舞。
这不由让人想到古典画作中起舞的林间仙子。把古典的宁静与现代工业的速度暗中比较,这正是特纳想要表达的一层意义。
千万不要以为这就结束了,特纳的画面不会这么简单,一定还藏着许多奇特的细节。
靠近画面最右侧边缘,位置几乎与火车水平的地方,还有一只野兔正在疾驰!
它似乎在与火车竞速啊。
“动若脱兔”是用来形容行动迅速的成语,但在机械创造的新速度面前,它却显得颇有几分无力了。野兔已拼攒着劲尽了全力,但火车相比之下却显得这样不紧不慢、气定神闲,根本没有把它放在眼里。
真是一曲对工业化的机械文明的赞歌。
特纳喜欢工业文明,所以,这些当时的火车、汽船等“机器怪物”,都是他热衷表现的题材。
只可惜特纳没能赶上飞机发明,要不然还真难以想象他能画出什么样的蓝天之翼。
一个属于现代文明的新时代不仅属于工业,也属于艺术。
而它的开创者,就是特纳!
如果我们把特纳的画作从早期到晚期进行一个巡礼,或许会更加深对他的敬意。
早年的特纳是皇家美术学院的好学生,画了许多符合“宏伟风格”的作品,古典风格的画面既写实又宏大,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写实风景的样子。
但如果特纳一直在这条路上轻车熟路地走下去,英国艺术就真的没有机会和欧洲大陆抗衡了。
还好,特纳有追求!
他沉醉于观察云、水、雾这些变幻无迹的自然景物,他从少年时代起就一直不知疲倦地观察着,现在,他终于有能力去试着画它们了。不过,想要把这些风云变幻的瞬间通过绘画“固定”在画布上,其结果就是画面常常显得有些“模糊”。于是,许多评论家甚至美术学院的院长纷纷跳出来,批评他画的这些风景这不过是些“污点”,是在投机取巧。
创新就意味着冒险,何况艺术界的人向来对于异己都不宽容,特纳的创新因此就意味着更大的冒险。
不过岁月静好,既不是他的风格,也不是他的追求。
他果断地在自己的探索道路上走下去,一直走到所有怀疑他的人都闭了嘴!
看过特纳完整的艺术生涯,没有人不感叹他的一生中,画风竟然可以有如此大的转变。
所以,我们也实在是难以想象为此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一个人想要抛弃自己的过去,确实不容易。
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上,真正具有开启新时代的贡献的英国艺术家,特纳算是第一位。
他亡故于1857年,他死以后,这种风格还影响了更多的人,最主要是法国人,他们就是印象派。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