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女孩1号:只用一种颜色画画

作者:罗米

v2-ebc488817b76bf72be6dec88a8195408_r.jpg

惠斯勒《白色交响乐1号,白色女孩》,1863,美国国家美术馆

画家大多个性极强,常常一言不合就会做出些骇俗之举,19世纪晚期的英国画家惠斯勒就是这么一个人。

在艺术史上,关于他的轶事很多,大多数都是与人斗嘴甚至打官司,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从没输过。

当然,我们后人可以清楚地看到历史做出的评价,最终这一切都证明他是对的。

因为这位画家很喜欢做点“出格”的事,所以才时常惊世骇俗,惹得众人围攻。

惠斯勒本来出生于美国,后来随父母迁往俄罗斯,在圣彼得堡接受过艺术训练。在他15岁时又回到美国并且进入了西点军校。

显然这个天生的艺术家完全不能适应军校的规矩,所以很快就被开除了。为了糊口,他又找到绘图员的工作,但很快他的艺术天赋就在冥冥之中呼唤他,去开拓自己的艺术道路。

于是,像其他心怀艺术梦想的年轻人一样,21岁的惠斯勒来到了巴黎,这个艺术的天堂。

四年之后,他因为一件作品遭巴黎沙龙拒绝,一气之下迁居英国,在这里创建自己的画室,力图获得更大的声名。后来,他的一生基本就是在英国度过的,这也是许多艺术史把他算成是英国画家的原因。

惠斯勒向来就讨厌所谓的“文以载道”,也就是让艺术来承担所谓道德伦理教化的作用,他也反感用艺术讲故事,用艺术表现现实,他唯一关心的是作品构图是不是美到极致,色彩之间是不是完美和谐等等形式因素,他对色彩具有极度的细腻和敏感,还时常将他的作品命名为“交响乐”“小夜曲”“协奏曲”等等,他是在用他的色彩来作曲,并且让色彩自己唱歌!

他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唯美主义。

为了达到这样的理想效果,他大胆迈出了第一步,这就是他迁居英国三年后所绘的作品《白色交响乐1号:白色女孩》,可正是这件作品,让他受到了许多嘲笑和攻击。

这幅画并不是个寓言式的作品,只是一幅肖像画,所以并没有什么太多难懂之处。画家无意在内容上与观众打哑谜,而更愿意在形式上去探讨色彩之间最微妙最精细的差异和和谐。

画面中的女子是画家的模特儿和情人乔安娜·赫夫南,她站在一片巨大的白色落地窗帘前,一袭白裙,手中还拿着一小枝白花。

她的脚下是一张浅棕色的大熊皮,熊头画得很写实,眼睛圆睁,闪着光芒,嘴巴微张,像是活着一般。

熊皮下是米黄地上交错着蓝色花纹的地毯,几枝小花散落在地,别有生趣。

这件作品绘于1861年,画家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他对这件作品中进行的色彩尝试以及它达到的画面效果非常满意,这次,惠斯勒其实是想借杀回法国“报仇血恨”,想当年他可是含恨离去的,所以,他将这幅用心创作的绘画交到了1863年的巴黎沙龙。

巴黎沙龙是欧洲最著名的公开展览画作的场所,所以艺术家们一向将它看成是扬名立万的舞台,当然,也是一片激烈拼杀的战场。

不过,结果是它遭到了沙龙评委会的无情拒绝。我们知道艺术史上的许多名作都有这样的经历,倒不算出奇,但对画家个人的打击却是巨大的。

要知道,这并不是它第一次遭拒了,早在刚刚画完的时候,他就将之交到英国皇家艺术协会希望获得展出,当然结果就是被拒。

来法国同样没碰到运气,只碰到了钉子。话说英国和法国这对“相爱相杀”的“兄弟”在漫长的历史中,很难有意见这么一致的时候,对于惠斯勒的作品倒有这样的灵犀,倒实在是难得!

比英国稍好一点的是,这次落选巴黎沙龙的作品数量太多,所以落选的艺术家们倒显得从多势众了,为了安抚这些躁动不安的人们,法国当时的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开设了一个落选沙龙,好歹为它找到了一个展出的场所。

在沙龙上,这幅画“成功”地引起了轰动,只不过这种轰动并不是什么好评如潮之类的,大家有什么遗珠之憾,而是相反,它饱受攻击,恶评如潮。

饱受争议倒也好过无人问津,至少说明它是件吸引人的作品。

大家的恶评很集中,所有人都认为这样一件几乎只有一种颜色的作品看起来太奇怪了,不仅单调,而且像是没有完成,笔触很粗糙。

现在我们在接受过印象派、抽象绘画训练的眼睛,早已对这样的作品无动于衷,觉得不过是件平常的肖像,甚至还稍觉保守,但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

画家企图用一种颜色来画画,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他是想要寻找一种纹理与色调的微妙变化,所以他有意留下了笔触的痕迹。这远传统的古典写实画一张漂亮的画、讲一个动人的故事要难得多,事实上也要纯粹得多。

不过,当时的公众可不管这些,他们喜欢看是还是画面上涂着一层闪亮的上光油,光滑的线条和色彩构造的人物,姿势各异地上演那些哪怕是完全虚构的故事。

不仅如此,公众还指望从画面的故事中获得某种道德上的教化,这更是惠斯勒所不屑的。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