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一幅名不符实的杰作
作者:罗米
伦勃朗《夜巡》,1642年,阿姆斯特丹荷兰国家博物馆
《夜巡》应该算得上是伦勃朗最出名的一幅画,不过它的出名反而是因为它画得“不合规矩”,据说在当时还导致了处于事业巅峰的伦勃朗惨遭滑铁卢。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来看这幅画,只会赞叹它构图的高妙、光影的精微、细节的丰富等等,技法上确实做到了无懈可击,完全代表了伦勃朗的最高水平,但在当时的人看来,这件作品问题就很大了。
主要问题就是这幅画太“乱”了,完全没有照顾到委托人,说白了也就是出钱的买主们的心情。
在伦勃朗的时代,还没有一个稳定的绘画市场,画家还很难靠卖画为生,他们大多数时间要靠艺术赞助,也就是他们要靠接受人家的委托和订制。如果获得的委托多,画家们的日子自然就比较好过,如果委托少,他们就过得比较潦倒。所以揣摩委托人的心思,“讨好”委托人是必需的,这样一来画家的创作自由度也就比较小,不仅不能随心所欲自己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而且不能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没办法,出钱为大,谁花钱就得听谁的,连伦勃朗这样的大师也不能例外。
这早就是艺术界的惯例了,即使达·芬奇、拉斐尔这样的巨匠大师也得严格遵守,不过到了17世纪这个超有想法的超一流画家伦勃朗这里,他就稍稍想加入一点自己的新想法。
伦勃朗无疑是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无论是宗教历史画、肖像画还是风俗画他都能轻松驾驭,他特别善于操控光影,尤其喜欢在画面中用黑暗中的一团光来制造戏剧效果,让画面意味无穷,充满精神性,即使在肖像画中也是如此,他总是有办法通过难以察觉的细节透露出人物的性格,并让他们带着某种超越世俗的光辉,这样的作品没有人不喜欢,所以伦勃良干得顺风顺水。
17世纪的荷兰人很富裕,也就很愿意为艺术作品挣钱,据说甚至连乡村的农夫家里也可能挂满了画。这样的情况下,荷兰市民尤其是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民兵连队成员、慈善机构的管事者们等等,也就都会请艺术家为他们留下肖像,尤其是他们神采飞扬的群像。
伦勃朗对于这样的市场需求早已得心应手,他早年的《杜普医生的解剖课》就堪称群像中的典范之作。这次,阿姆斯特丹市民警卫队的弗兰斯·班宁·考克队长带着他的18名队员找到了他。
他们付给画家1600荷兰盾,据说是每个人100,另外两个雇佣的鼓手是免费添进去的。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价钱,所以对画作的期待自然就特别多一些了。
画家先是用巨大的尺寸满足了他们,这幅画高3.63米,宽4.37米,这还是被裁去了左右侧和上端一部分画面后的尺寸。所以现在看上去,这幅画最左侧的那个头戴金色头盔的人显得很不完整,其实他身后还有三个人。画面的背景上还有个圆形的拱门,现在拱顶也被裁掉了。这是因为在1715年,这幅画被搬到了市政厅,为了适应墙面大小,画就被裁掉了“不重要”的部分。这在当时也是常见的做法。
这样的野蛮切割实在是浪费了伦勃朗的精妙构思。
据考证当时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奇正在访问阿姆斯特丹,画家表现的是警卫队员们整装待发准备迎接王后的情景。
不过,画面当然并不完全是写实的,其中加入了许多画家的虚构成分。
首先就是画面表现的时间,它根本就不是夜晚发生的事,警卫队是在大白天集合的,只不过因为画家完成作品后加了一层上光油(这也是传统惯例),后来上光油画慢慢氧化变黑,画面才呈现出这个效果,而画作的原名其实是《弗兰斯·班宁·考克队长的连队》。不过现在变成了夜间,倒是具有了别样的意味,那一束左上方的来光洞穿了黑暗,让这个场景更具有舞台效果,也让前景上佩着红绶带的考克队长沐浴在光辉中,形象更加突出。
其实是警卫队集结的地点,画家也有意进行了美化。他特意在背景上加上了这道拱门,为的是创造出一种类似罗马凯旋门的效果,以此烘托警卫队的英雄气概。
至于人物,正是这件作品惹麻烦的地方了。
画家的自由意志太强,这一次他没有遵照惯例,他不仅没有让每个赞助人获得基本均等的出镜机会,而且还根据画面创作的需要加上了许多没有出钱的莫名其妙的角色,尤其是那个穿黄裙子的女子身份不明反倒是画面上最光明最抢眼的形象。
更让这群委托人不快的是画面中警卫队根本不像是训练有素队伍严整的精锐之师,相反场面还有点凌乱,队伍松散随意,看起来很是有点乌合之众的味道了。
其实画家真不是有心冒犯警卫队,这样的场面具有格外的“真实感”,队伍初听号令匆忙集结可不就是这个样子吗?而且比起一字排开千人一面的群像来,画面中的每个人细看之下,都可以构成单独的肖像画,他们的神采各个不同,每个人的性情都可以从他们脸上被读出来。
画家其实用尽了最大的工夫,在这乱中有序的画面里神态活现地展现了警卫队的众生相。
他还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暗示性细节,比如那个黄裙子的女子腰间系着一只死去的鸡,鸡爪代表着“火绳枪手”。
画家也没忘了在自己的得意之作上加上自己的肖像,他就藏在那个旗手的肩膀后面,只露出了一只眼睛。
整件作品让人感受不到委托人的意志,它更像是听凭画家自己的意愿完成的杰作。画家在这有限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自己的意志和创造力,即便这样“戴着镣铐跳舞”,伟大的艺术家仍然创造了艺术的奇迹。
有人研究认为这幅画当时遭到了退货,因为显然这不符合委托人的预期,甚至和他们期待的红光亮、高大全的形象相去甚远,所以直接导致伦勃朗后来声名急剧下滑,委托寥寥;但也有人研究认为这幅画当时就广受赞赏,因为后来伦勃朗仍然接到过许多重要的委托,说明他的声名并没有因此受损。
我当然更愿意第二种是实情,因为艺术如果纯被金钱左右,未免显得太过憋屈。当然了,这样也可以显得考克队长和他的队员们独具眼光。
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确实算是有眼光,因为他们找到了伦勃朗,创作了这件独一无二的群像,让这群本来很快便会化为灰土淹没在时间当中的人们,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永恒的形象。
到了荷兰国立博物馆建立100周年纪念活动里,永远年轻的他们还出来玩了一次快闪。这一次,每一位都堪称令人十足惊艳的主角。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