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不止粒粒皆辛苦

作者:罗米

v2-58f064fbd0addb96081d4bca337fa8f0_b.jpg

米勒《拾穗者》,1857年,奥赛博物馆

如果有机构统计一下在中国曝光率最高的西方名画,我想米勒的《拾穗》一定位列三甲,至少我已在许多食堂看见过,因为实在没有哪件作品能够这样生动地展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了。

米勒虽然并不知道我们的古诗,但农人稼穑的艰辛,古今中外倒是别无二致的。

这是法国19世纪晚期的农村。

在当时,农人收割麦子过后,麦田里还会留下一些散碎的麦穗麦粒,这并不是因为农人收割不仔细,而是他们有意留下这不多的谷物,让那些没有劳作能力的孤弱妇人拾去充当食粮。

这是当年农村的传统,也是农人间最质朴温暖的帮扶。它显然展现的要比“粒粒皆辛苦”更多。

这些年老的妇女们此刻正全神贯注地工作着,说是全力以赴也不过分,因为她们的收获直接关系到生存,所以遗落在田间地头的麦穗对她们而言不啻为“珍宝”。

艳阳高照,日近中午,她们头上的红、蓝头巾就更加显眼,成为一片金黄的田野上跳动的色彩。

她们已经干了很久了,身前的围裙里已经有了沉甸甸的一兜,右边那位已经相当疲惫,连身子也直不起来,只好用手撑着膝盖减轻身体的酸痛。即使这样,她也还紧盯着土地仔细搜寻着。

毕竟每一粒粮食,都是一点维系生命的能量。

远处的年轻人在打着谷,干草堆得小山丘一样高,看得出来,今年的收成不错,所以麦田上散落的麦穗也就更多了一些吧。

远处也还有一大群人在忙碌着,他们有些低低地俯着身子收割,有些在把麦穗打捆装车。意外的是在他们右侧不远处,一个人骑着马,像是在指挥着这一场劳动。

米勒的农民画并不受人欢迎,但这幅画却意外引起舆论界的关注,甚至有评论者认为米勒在画中表达了农民的抗议,充满政治的意图。

评论者倒是有超出常人的想象力,他甚至认为“这三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像是三个司命运大的女神”。

除了艰辛,我倒真没在她们身上看到这样不凡的气质来。

甚至还有更加耸人听闻的评价:“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农民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这实在是过度解读了。

不过,米勒的这三位农妇往那里一站,我们的心灵确实不能不颤动。我们被打动,并不因为它响如号角,而是因为它沉如吟哦。

米勒并不是个激进的革命家,他也并没有想创造出惊世骇俗的轰动效果,只不过在他眼里,这样的农民生活值得一画,也确实入画。

于是,他就这样,画了一生,最终完成了他的农民史诗。

他并不为哪一个人、哪一群人而画,他为整个农民阶级乃至整个人类而画,所以我们看不清每一个人具体的脸,却能在他们身上,感受那些我们至为熟悉的东西,也获得那种坚实浑厚的力量。

生活从来不易,唯有负重前行。

听起来确实鸡汤味十足,不过,这其实正是米勒的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正如农民不被重视,米勒表现农民的画卷也不受重视,所以他一生都穷困而辛劳。直到1867年,他的作品才被沙龙正式展出,渐渐获得了关注。

不过,这些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认可或者不认可,米勒的作品已经站到了永恒里,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此时,离他被到巴比松农村已经过去了18年。

到了1875年,画家时因为身体长期遭受了贫穷和劳顿的折磨,在巴比松农村咯血而亡,只有61岁。

农民在米勒笔下散发出别样的光辉,让世人感动,但在他离去后,这一群人又像尘埃一样被掩埋在岁月里。

后来,凡·高同样对农民充满深情,所以用他自己的笔法模仿了米勒的许多作品,向这位大师致敬!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