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作者:罗米

0828a98d543645338993ab58b8204e21_th.jpg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1897,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网上总有段子说北大的保安其实是真正的哲学家,因为面对每一个进校的人,他们总会发出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这确实是哲学家们乃至于我们人类一直孜孜以求却总是不得答案的终极三问。

段子手不过是借机调侃北大,画家高更却使出了毕生的力气,真正在寻求答案。

高更的答案都在画里,这就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高更本来是巴黎一个股票经济人,早年没有受过任何绘画训练,中年以后,也不知是什么契机,他开始在空闲时学习画画。很快,他就生出了成为一名专业画家的强烈渴望。

到了1882年,33岁的他参加了一次印象派展览,可想而知是失败的。

不过,内心追寻艺术的驱使实在太强烈,以至于高更决绝地辞去工作并且离家出走。此时他已38岁了。

他此时不愿再画描摹光影的作品,他想的是表现一个更加接近真相和本质的世界。他要走出一条新路来。

我们看了他后来的作品,线条、色彩、笔触的变化背后正是画家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艰辛。

到了1891年,他索性离开法国本土,来到南太平洋上的小岛塔希提,这个带着原始的古朴蛮荒的小岛,成了高更的世外桃源。

他在这里安居,娶了当地土著少女为妻并生下孩子,从此,他的画面中,全部是这些肤色黝黑、身体壮硕的土著居民。他们成了他的马利亚和耶稣,成了他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构成了他的精神世界。

这是一个未受文明污染的世界,更接近人类最初的样子。

1893年,高更满怀信心把他所绘的塔希提“伊甸园”送到巴黎参展,不过却只收获了失败。

这次失败让高更彻底对文明社会死心,1895年,高更重返塔希塔,并且终老于此。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作于1897年,是高更生命最后的巨作。

在创作这件作品时,高更贫困潦倒并且身患重病,他最喜欢的女儿艾琳患肺炎死去不久,沉重的打击之下高更生而无望,所以决定服毒自尽,却被人救起。

经历了生死的画家,用尽了全部的气力,现实、想象和梦境杂糅在一起,画下了这件作品,用来表达他对人世、生命的理解。 

画面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从右到左进展着他的思索。

右面最突出的是三位女性,她们坐在一个婴孩旁边,意指生命的起始,正好对应着“我们从哪里来?”的一问。

她们身后是一片晦暗的背景,深蓝色的树干像一张巨网交错蔓延,把空间分割成许多块面。暗蓝的树根部有一团棕红,仿佛一团火光,从亘古便已雄雄燃烧,经久不息。

中间的一组人物,最突出的便是这个肤色深黄的青年,他正抬着头,举着手臂极力去摘挂在高枝上的果实,整个身体“顶天立地”。

他的这个动作很有些让人吃惊,因为这不由令人想到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犯下原罪。他的脚边还有一个正在吃果子的女孩子,手中的红果被画得格外鲜艳夺目。她又引出了左侧的两位。

这一场景对应着“我们是谁?”这一问,道尽了人类生命历程的复杂与艰辛。

在西方基督教世界里,人类原本是上帝的造物,也曾是上帝的宠儿,只因为违背上帝的意愿偷吃禁果,人类成了上帝的弃儿,曾经的欢乐和荣耀已烟消云散。

被逐出伊甸园的人类,踏上的是一条未知的漫漫长路。

那么,我们要到哪里去?

画面最左侧是另一组形象,点明了人类的归处。

右侧的是位年轻的女子,她身体健康壮硕,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但在她身边的恰是一个肤色黝黑头发花白的老妇,行将就木的老妇又手托腮,或许已经想清了自己最后的归处。

肉体的归处是坟墓,而灵魂的归处才是我们真正要去的地方。

魂归何处?这一组图像上给予了许多暗示。

最抢眼的是老妇脚边的一只白色的鸟,在一片夜幕般深沉的色彩中特别耀眼,像一道白光在画布上闪烁。这只白鸟像是人类灵魂的投射。人的灵魂或许会像这只白鸟,飞向无尽的上苍吧?

背景上有一尊蓝色的雕塑,造型正是南太平洋上带有原始意味的神像,在暮色深沉中闪着幽蓝的光芒,带着神秘的宗教色彩,像是通往彼岸世界和远方的入口。

这幅画的左右两个角上是金色的,左边写着三问,正是题目之所在,右边是高更的签名。

高更对于这三个终极问题,给出了自己充满隐喻的解释,当然,没有人能够真正找到它们的准确答案。

这件作品是高更一生的总结,他说:“我相信这幅画不仅超越了我以前的一切,而且我永远不可能比它做得更好,甚至能达到它这样的也不可能了。”

他说的是实情。

不过,一生有这样的一幅作品,也就真的够了。 

 

未标题-2.jpg

高更在塔希提岛上的作品都很迷人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