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前的祷告:平凡生活的温馨时刻
作者:罗米
夏尔丹《午餐前的祷告》,1740,卢浮宫
夏尔丹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再平凡的生活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奇迹般的力量,看似平铺直叙,却总是能感人至深。
被人忽视的静物在画中站成了生活的丰碑,日常的琐事也散发出生命伟大的光辉,这是夏尔丹的奇迹。
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画母亲和孩子日常生活的画面,虽然和我的时代相隔甚远,和我的生活方式也迥然不同,画面的母子情深,却总让我想到我自己小的时候,和我自己的母亲。
《午餐前的祷告》是他一系列表现家庭生活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幅。
画面集中在室内,这是夏尔丹熟悉并且在画作中不厌其烦表现着的场景。
室内很简朴,墙上没有任何装饰,连家具都很简单,铺着的桌布没有绣花和花边,她们穿的衣服也很朴素,头上戴着便帽,这是平民家庭的女性常见的打扮。
这一切都显现画中绝不是什么富裕的家庭。
画面上,饭食已经准备好了,孩子们便要进行餐前祷告。
年长的姐姐已经非常习惯这一套程序,但年幼的妹妹却显然还不太熟练,所以姐姐难免还要看向她。
这个稚气的妹妹个子太小还不能坐在餐桌上吃饭,所以只好坐在她的小椅子上,一边把小手合十,一边看着妈妈。
她的小椅子背上挂着的那面小鼓告诉我们她年龄还很小,所以动作和神情都充满稚气,成为画面中让人莞尔的亮点。
妈妈从热气腾腾的锅里为她盛好饭,一手扶着盘子,只等她祷告结束便要递给她了。
母亲弓身站着,和两个孩子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三角构图,使画面显得稳定而安宁,加上画面的暖褐色调,让人觉得说不出的温暖、抒情。
这样一个小角落里母女间的日常画面,却似乎比罗可可画面中烟柳繁华、金碧辉煌的场景更夺人目光。
准确地说,应该是夺人心魂。目光一旦投到这小小的作品之上,便再也无法轻易移开。
夏尔丹把平凡的人生,就这样刻进了时光深处,写成了永恒。
他的《午餐前的祷告》当年参加过美术学院的沙龙,后来成为了送给路易十五的礼物,不过究竟是有人送给国王还是国王在沙龙上看中后购买,已无确证。
不过,无论如何,这位奢侈浮华的国王能被这样平凡的日常所打动,也正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画作跨越阶级的感人力量。
夏尔丹的作品总被拿来和华托的相比,二人同处一个时代,画面却如此不同,正如1848年的杂志评论的那样:
华托在草地上午餐,在月光下漫步,美人和她优雅的情人像牧羊人和牧羊女一般在林间舞蹈,共度好时光;夏尔丹却在质朴宁静的室内,妈妈给儿子穿好衣服送他上学,教孩子们歌颂上帝的名字……同一个时代里似乎不可能包含如此迥异画面,但它们却同时发生了。
当然,他也画女性,不过她们要么是刚从市场归来的主妇,手中提着的菜都没有来得及放下来,要么就是正做完饭招呼孩子进行餐前祷告的妈妈。她们都穿着最朴素的衣服,头上戴着便帽,这是平民家庭里妇女的常见打扮。
完全不同于罗可可画作中女性们的绰约多姿、光彩照人,夏尔丹笔下的人和物,那样朴实无华,但这一片人间情味却牵动着我们心底的那一处柔软。
比起布歇用来装饰王室贵胄们厅堂卧室的巨幅,夏尔丹的画很小,内容又简单又平淡,所以就越发显得寒酸。
这是18世纪的巴黎另一副面孔啊!
夏尔丹《玩纸牌的少年》
一面是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一面是布衣蔬食,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的巴黎?哪一个才是18世纪的巴黎?
托尔斯泰说艺术是生活的镜子,这面镜子照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一点点时代的线索。
布歇的趣味属于封建贵族,而夏尔丹,则代表着平民和资产阶级的态度。在两位画家的作品中,两个阶层的矛盾竟然展现得这样深刻而透彻。
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见,法国18世纪下半期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火药味是多么浓烈,竟然在艺术中都这样清清楚楚地展现出来。路易十五归西不久,这个巨大的火药桶被引爆,法国历史上最大的转折就到来了,这就是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
他的身后,确实洪水滔天!当然,他也确实管不了!
如果路易十五早早看一眼夏尔丹的作品,不知能不能从中见微知著,预见到他的孙子将会被推上断头台的悲剧。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大革命时代里,艺术家们画风一转,大卫庄严雄健的新古典主义成为主流,此时,社会需要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罗可可已无人问津。
艺术再一次准确而分明地预告着:新的时代已经来了。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