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尼尼,向米开朗基罗“叫板”

作者:罗米

未标题-1111.jpg

比起文艺复兴的冷静和典雅,巴洛克的夸张和炫耀才是罗马人更加熟悉的气息。所以,到了17世纪,当巴洛克风格盛行于罗马之时,罗马帝国早已逝去的气息,似乎又悄悄地回来了!

17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贝尔尼尼功不可没。

米开朗基罗于1564年离世,贝尔尼尼1598年降生,一前一后的两位天才,共同“合作”创造出罗马城的新荣光。

和米开朗基罗一样,贝尔尼尼因为才华出众而被教皇征召到了罗马,在梵蒂冈,他为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再添华彩。

圣彼得广场就是他的奇妙构思。

他把广场周围设计成柱廊的样式,由284根巨柱构成两道巨大的圆弧,像是两条巨大的手臂温柔地广场。柱廊顶棚上站着140位圣人像,共同拱卫着大教堂。如此的盛大铺排,显得大教堂更加庄严隆重。

教堂内部,贝尔尼尼也以气势夺人。教堂正殿穹顶下的那座青铜华盖,是他最眩目的杰作。

四根螺旋上升的巨大铜柱高约20米,共同支撑起巨大的盖顶,盖顶四角上站着天使,向四方宣扬着基督的仁慈。华盖顶内的有十字架的图案,十字架中心是象征圣灵的鸽子。

整个华盖全由青铜制成,无一处不装饰着花草纹饰,繁复至极。

向华盖上方望去,正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教堂大穹顶。阳光从穹顶的天窗洒下来,被镀了金的细部更是华光闪耀,辉煌夺目。

在梵蒂冈,贝尔尼尼与米开朗基罗如此“短兵相接”却毫不露怯,实在是难为他。

二人可供“较量”的地方还有许多,我们倒乐于围观。

圣彼得大教堂里有米开朗基罗的《圣殇》,圣维多利亚圣母教堂里则有贝尔尼尼的《圣特列萨的狂喜》。

雕塑被安放在一个礼拜堂里,贝尔尼尼巧妙地利用了礼拜堂上方的弧形龛楣,把它做成了一个天窗的样子。铜镀金的圣光从天而降,洒遍圣特列萨周身,像是一支支箭穿透了她的内心。

圣特列萨此时双目微闭,已经神游天国。她的身体的姿势是放松的,手与脚都无力地下垂着,这是忘情忘我的神态,而她宽大的袍服却衣褶纷乱,呼应着她剧烈颤动的内心。

一旁的天使手持金箭面带微笑地望着圣女,意指她遭受到一种痛楚,同时又像是丘比特的爱神之箭,告诉我们她已沉溺在对上帝无比的热爱当中。

这是根据圣特列萨自传中所载的一次她感受“神爱”的幻觉,贝尔尼尼把圣女内心激动到战栗发抖的状态表达得格外清晰而贴切。

文艺复兴的克制,到了巴洛克,变成了毫无保留甚至夸张的宣泄。

罗马波盖赛美术馆是贝尔尼尼的“大本营”,这里有他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

先是《大卫》打头阵。

贝尔尼尼的大卫远不是米开朗基罗那样放松的样子,他咬着下唇,神情格外严峻。

他的身体转动的辐度很大,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积蓄能量,手中的投石器已经绷得紧紧的,只待一松手,石头便会向巨人歌利亚飞去。敌人正在眼前,个人的生死和两军的胜败就在这一下了。

雕塑让周围的空气都充满了激烈的戏剧性和紧张感,连我们围观群众都捏着一把汗,似乎难以置身事外。

博物馆里还有两座取材希腊神话的雕塑,都是与爱有关的悲剧,在贝尔尼尼手中,为观众上演了一幕活剧。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