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作者:罗米

未标题-4.jpg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唐,故宫博物院

公元353年春,三月三上祀节这一天,有一群人在会稽山也就是现在浙江绍兴的兰渚山下的竹林水边聚会嬉游,这是当年春季最流行的活动,被称为修禊(xì)。做东的是当时的会稽内史王羲之,他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献之、徽之、凝之,邀请当年隐居东山的大名士谢安,名冠当时的文人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人,组成了这个史上最著名的酒局。

他们喝酒的办法比较有趣,叫做曲水流觞,也就是聚会的人们坐在弯曲的渠流两侧,在渠内放上酒杯,杯里装满酒。当时的酒杯是底部比较宽平的漆木耳杯,也就是“觞”,所以才在水里放得稳当。酒杯顺流而下,在哪一处停下,坐在那里的人便要举杯将酒一饮而尽。

参加聚会的这些文人除了要喝酒还要赋诗。

赋诗的要求也很高,只要杯子停到面前,必须立即出口成章,如果作不出来,便要罚酒三杯,诗才略略弱一点的,可能就只有被罚的份了。

不过在座诸位文才一流,42个人一共创作了37首诗,其中有人创作了两首,有人一首也没创作出来,我猜也说不定是这几位是想多喝几杯,故意的吧?

由于这场聚会的地方有一个名为“兰亭”的亭子,所以这次集会也就被称为“兰亭修禊”,他们所作的这些诗也就都称为“兰亭诗”。

如果这场聚会就这么结束了,历史上一定不会有任何记录,我们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得这么详细,它之所以成为史上最著名,因为做东的王羲之在微醺之后,还做了另外一件事。

酒酣之际,他提起了笔,为这37首诗写了一篇序。因为按照当时的“规矩”,大多文人雅集的诗最后都是要结集的,所以他作为“牵头人”,为诗集作序也算是“例行公事”。

此时的一切都刚刚好。

酒喝到微醺,刚刚好;诗兴到正浓,刚刚好;又刚好逢得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于是仰观俯察,游目聘怀,研墨备纸,一挥而就。

酣畅淋漓,落墨成篇,成就了这件史上最著名的书法作品——没有之一的《兰亭序》。

普通的形容词是很难配得上这件惊绝世人的作品了,还是《晋书·王羲之传》的赞美最合适——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这八个字确实是抓住了这件书法的风神,于是大家后来也就索性用将这八个字当成了形容王羲之书法的“套话”。

大家把这篇序文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如果考虑到我们素来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便更可想见大家多么为之倾倒,为了王羲之竟不惜得罪全天下的所有书法大家。自然,这“第一”也确实得是超群绝伦,一骑绝尘,才让粉丝们有这样的底气啊!

不过,王羲之在创作的时候不会料到这件作品会成为“史上第一”,他当时已经浑然忘我,情之所至甚至来不及细想,所以上面便留下了添字、涂抹的修改痕迹,据说后来王羲之又想把它重新抄录,但写了无数次,却无论如何再也写不出这样的效果了。

这种从天而降的即兴与忘我,即使是王羲之这样的书法巨家,也可遇而不可求啊。

这件连书法家自己也无法复制的惊世之作自产生起,便成了至宝,王羲之的后人一直悉心保护,代代相传,一直传到了第七代孙智永和尚手里,这时已经是唐初了。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他惦记上了这件神作,无奈强取不得,只好大费周章,派自己的大臣萧翼假意亲近,从智永的弟子辩才和尚手中骗取了兰亭真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萧翼赚兰亭”的故事。

得到兰亭真迹的唐太宗格外高兴,推颂《兰亭序》为“尽善尽美”之作。他还召集当时的书法家共赏至宝并悉心临摹,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等初唐名家便留下了他们各具特色的摹本。

这样不世出的奇珍一本当然不够用,唐太宗于是又召集了宫中专门从事拓书的匠人复制了数个摹本分赐给皇子近臣们。

在临摹者当中有一位高手名叫冯承素,他用的是“双勾填墨”的方法,也就是先勾出字的轮廓再在中间填上墨,这样最能保留真迹的布局、线条和结体,也就是最接近真本的“形”,至于“神”,连王羲之自己都不能复制,我们就不能要求更多了吧。

唐太宗因为实在太喜爱这帖行书,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占有欲太强,太自私,于是他把兰亭真迹装进玉匣,和他自己一起永葬昭陵,从此“天下第一行书”再也未见天日。

现在,我们只能靠无数摹本,依稀脑补神作的绝世风采了。

由于真迹不再,摹本也就更显价值,后世的无数书法家极少谁没有临过《兰亭序》的,他们也正是从这些摹本中汲取笔意,力追古人。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