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玻璃珠:传说中的宝珠

作者:罗米

timg (1).jpg

蜻蜓眼玻璃珠,战国,湖北省博物馆

在遥远的先秦时代,世上流传着关于两件至宝的传说,一是和氏璧,一是随侯珠。

和氏璧从它的发现开始,就显得异乎寻常,而且总伴随着流血和阴谋,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传奇,构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最惊心动魄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成语至今鲜活,比如价值连城、白璧三献、完璧归赵等等。

后来,秦国最终得到了和氏璧,把它加工成了传国玉玺,于是它更成为了皇权正统的象征,被人觊觎、争夺,最后不知所踪,又是一系列惊心动魄又经久不息的传说。

至于与之齐名的另一件至宝“随侯珠”,就显得要冷清得多了,而且珠子是什么材质,什么尺寸,什么样子,大多语焉不详,让人连联想,都显得没有线索,所以到现在也就知者甚少了。

当然,既然是至宝,一定有它的不凡之处,所以越神秘,也就越能激起大家的好奇心,许多不同寻常的珠子,也就因此成为了随侯珠可能的“候选人”。

比如一种名为“蜻蜓眼”的彩色玻璃珠。

蜻蜓眼是一种比喻说法。

这种玻璃珠尺寸都不大,一般直径2厘米左右,珠子表面布满了一个个色彩不同的同心圆,主要有蓝、白、黑、褐几色,像极了蜻蜓的复眼,所以古人极富想象力地称它为“蜻蜓眼”。

现在,楚地发现的“蜻蜓眼”最多,尤其是曾侯乙墓出土了173颗“蜻蜓眼”的珠串,加上曾侯早已被考证正是随侯,所以这种绚丽的玻璃珠便一下子激活了传说,现在学界普遍认为所谓的随侯珠,正是这种玻璃珠。

传说中的至宝是玻璃珠,而且数量不少,迄今大约有400粒出土,这样的结果是稍稍令人有点失望的。

不过,或许你了解了这些玻璃珠的前世今生,也就能理解古人了吧。


我们国家并不是玻璃的发源地,所以这些玻璃珠是难得的,它们来自遥远的域外,它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当时能够拥有这些“宝珠”的贵族们也并不知道。

玻璃发源于古埃及,大约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就已经学会的烧制玻璃,在公元前14世纪或更早,埃及就已经出现了蜻蜓眼玻璃珠。

埃及人对眼睛的形状有一种特别的崇拜,他们认为这是天神荷鲁斯之眼,他是法老的化身,是天空和太阳的象征,所以他的眼睛拥有无比的神力,能够驱魔避邪。在古埃及,人们经常制作“荷鲁斯之眼”作为护身符,一直到现在,这种眼睛符号都是最具埃及风情的标志性符号。

这种来自遥远北非的玻璃制品受到了周边国家的喜爱,它先是向东传到地中海沿岸的西亚,又由中西亚的游牧民族一路向东,跨越欧亚大草原,途经新疆来到了东方。

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蜻蜓眼,便出现在新疆。

在我们伟大的丝路贯通之前,广袤的欧亚大草原上这一条路,便是欧亚大陆交流沟通的“天路”。

这种沟通的难度和成本是巨大的,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贸易交换,所以这种小型便携又绚丽剔透的珠子,是再好不过的“珍品”。

当时,这种蜻蜓眼在中国广受珍爱,几乎在所有的地区都有发现,最早的是在西部边陲的新疆,后来一路进入中原,到了战国中晚期,便集中在楚地。

当蜻蜓眼进入中国以后,我们的能工巧匠也希望破解这种宝珠的秘密,于是不试验仿烧,最后真的创制出我们自己的随侯宝珠来。

不过,中外两种玻璃珠的成分并不相同,国外的玻璃以钠钙作为助熔剂,而国内的则使用了铅钡。而且我们还发明了新的“眼睛”样式,在“大眼睛”周围增加了小的联珠纹,眼睛显得更加隆重华丽,还有由七个小圆组成的“七星纹”的样式,又出现了方形、管形等。

它作为辟邪祈福之物,除了单纯作为首饰,比如项链、手串、耳饰等,还被广泛镶嵌在其他器物的表面,比如玉璧、铜镜、带钩、剑柄等,为它们平添了一抹奇异的华彩。

不过,这种奇幻可爱的小珠子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发挥到了极致,楚被秦灭后,蜻蜓眼的制造就随之衰落了,汉代以后几乎消失不见,那曾经的随侯宝珠,也就只在文献当中,留下了“精耀如真”的记载,供人追忆遐想了。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