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净满的卢舍那佛啊!

作者:罗米

19 龙门 (7).JPG

龙门石窟,北魏至唐,洛阳

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很快站稳了脚跟,尤其到了战乱频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上自王室贵胄,下至贩夫走卒,都成了佛教的踏实信徒,于是全国上下兴起了修建寺庙、开窟造像的热潮。

开凿石窟在北方尤为兴盛,比如前秦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后秦开凿的麦积山石窟、西秦开凿的炳灵寺石窟等等,规模都相当可观。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了北方,对佛教的提倡和推行更是疯狂,因为当年僧人造出的舆论就称皇帝是当世的如来,可想而知这种说法多么符合皇帝的喜好。

出人意料的是,由于信佛出家的人太多,以至于僧侣、寺院数量之多、势力之大,影响到了国家的统治,于是太武帝下令灭佛。

不过,短暂的禁绝和破坏之后却是更加狂热的“反扑”,太武帝的儿子孝文帝登基以后,建庙开窟迎来了一次空前的总爆发。

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当时开凿的云冈石窟。

当年的云冈位于北魏的都城平城(现在的大同)郊外,所以这里成为了开窟的首选地,据说云冈石窟里规模最大的五尊佛像,正是依照北魏五位皇帝的样貌来雕刻的。

后来,孝文帝推行改革,彻底汉化,于是迁都洛阳,云冈造像的热潮很快就跟着皇帝涌到了新都。

想要开窟,必须有适合的地理环境,龙门地处洛阳南郊,夹岸山石,一水中分,实在是天造地设的开窟宝地。

作为新都的洛阳,很快就聚集了来自全国的一大批能工巧匠,石窟就这样在叮叮当当的敲凿声中开始了,从此绵延数百年,一直到唐代。

龙门石窟在北魏时期主要开凿了古阳洞、宾阳洞和莲花洞,虽然它们都是北魏佛教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但毕竟没有巨型大佛,风头也就盖不过云冈云。

北方经过北魏百余年短暂的统一过后,很快又分裂了,政权交替,都城迁移,龙门造像的热情也开始消沉。

好不容易盼来了唐代,洛阳被定为东都,黯淡的光芒便又重新绽放起来。

唐代的统治者也都笃信佛教,所以唐代刚刚建立,龙门丧失的人气就开始重新聚集起来,而且随着政权的稳固,龙门开窟的热潮更是有增无减。

尤其在武则天当上皇后,它的巅峰时刻终于到来了。现在,龙门石窟的标志——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龛,正是在武后的大力赞助之下得以完成的。

据说,根据佛龛题记,这龛佛像由武后“助脂粉钱二万贯”,所以也有人说主尊卢舍那佛的容貌,依稀可以看到武后的影子。

或许吧。

你看大佛静定雍和,庄严端丽,修眉轻挑,双目含光,嘴角还带着一抹微微上扬弧度。他望向世人,于是春风拂过,梵音响起,世界于是安静下来。

卢舍那佛,意思是“净满”,除尽诸恶,悉备众德,何等美好的含义啊。也恰似大唐此时的风貌。

大佛身边一左一右是两尊罗汉,年长的名为迦叶,是佛最年长的弟子,也是最早跟随佛的弟子。在一次传道中,佛陀拈花示诸众,唯有迦叶领悟其意,于是微微一笑,这便是佛教当中以心传心“拈花微笑”的故事。

年幼的罗汉名为“阿难”,他是佛的弟子当中年纪最小的,以“多闻”第一。阿难的雕像看上去年幼天真,还有几分萌态。

罗汉两侧是两位菩萨像,华冠薄纱、宝珠璎珞,即便不像许多同时代的菩萨那样柔曼婀娜,却仍然妙相端凝。

再往外侧就是护法的天王力士。

护法天王我们最熟悉的是“四大天王”,这里只有两尊,一尊一手叉腰一手托塔,这就是我们俗称的“托塔天王”了,也是镇守北方的多闻天王。天王的形象是身披宝甲的青年男子,刚劲神武,脚下还踏着地神。

与他相对的一尊姿势与多闻天王呈对称状,但由于损毁极为严重,只剩下胸部,其他部分已经尽失,我们也就很难判断他的身份了。

天王向外是左右相对的两尊力士,力士身体大部分赤裸,只有腰间束着短裙,身上缠着飘带和璎珞,肌肉贲张,勇猛异常。

在这一龛所有的雕塑当中,力士的表情最为夸张,双目圆瞪,眉头紧锁,这正是所谓“金刚怒目”的样子。

奉先寺这种主尊在中心,罗汉、菩萨、天王、力士左右对称排开的样式,也是佛教造像当中的一种规范“格式”,只不过龙门将其做到了极至,无论是规模的宏大还是样式的丰富,都难有出其右者。

当然,由于奉先寺这一龛佛像太精彩,所以大家的目光完全聚集其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精彩作品也就常常被忽视了。

不过,盗宝者可没有放过他们。

从晚清开始,龙门就遭到了外国盗宝者的觊觎,他们勾结国内的文物贩子乃至官员,将这些艺术精品搬到了国外,龙门被盗凿极为严重,对文物的破坏也极大。

有些佛像的头被野蛮地敲下来,身首异处,有些小型的则被直接凿切下来整个搬走。

现在,日本、欧洲、美国的许多博物馆里,都可以看到来自龙门,来自中国的佛像精品。

这些野蛮的盗宝者遇到大型的浮雕,还把它们切割成数块,比如《北魏帝后礼佛图》,被分块运到美国,后又重新被拼接,分成了两部分——《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现存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现存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由于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水准极高,在国外很受重视,甚至在当时还催生出一桩“生意”——有些造假者专门仿制龙门佛像卖给美国人,就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这样的大馆,都曾走过眼,买到过假货。

现在,龙门有许多洞窟内空空如也,而原本安然在此普渡众生的佛陀菩萨们,现在却远在异国他乡,回归之日,也显得遥遥无期。

龙门之殇!

龙门留给世人的,还不止佛陀和菩萨的庄严宝相,在艺术史上,龙门还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书法艺术品——龙门二十品。

这些是北魏时期在佛像旁边凿刻的铭记,内容是捐资造像信徒们的姓名和他们的愿望,相当于许愿碑。当时留下的铭文有1000多处,其中镌刻的字体最沉厚雄劲的20处就被称为“龙门二十品”。

这些字有一股硬生生的拙劲,浑厚方正,自有一派铿锵凌厉的气势,这也就是所谓的“金石味”了。

我们现在的电脑字体中有一种常用的“魏碑”,它们的源头正是这些造像铭文。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