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镇国重器

作者:罗米


00 (1).jpg

央视的精彩节目《国家宝藏》让大家一睹国宝风采,了解国宝的前世今生,却也引起了许多争论,大家围绕的话题不外乎一个:凭什么是这些宝贝是“国家宝藏”呢?说起来,这是因为我们的国宝太多了,让人实在难以取舍。

这是多么让人幸福的烦恼!

不过,如果让大家更加烦恼一点,只投票选出一件“国之重宝”,那该选什么呢?

我想,国之重宝,必须达到几个硬指标。

第一个指标应该是有足够高的地位。所谓国之重器,必须与国家大事有关。

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最要紧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打仗这两样,而且祭祀还排在打仗前面,所以祭祀尤其要紧。

祭祀,就离不开祭祀的“道具”,最重要的就是青铜器!

青铜器的类别相当多,大体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不同的器物类型,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再进一步可以考量第二个指标,也就是哪些器物的地位相对更尊贵更荣耀,更可称之为“宝”。

毫无疑问,地位最高的青铜器就是鼎,传说大禹治水成功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并且铸造了九个鼎以安定天下,所以鼎就代表着政权。古代如果有谁去打听鼎的轻重,那就意味着他想要夺取政权。直到现在,我们还有许多关于鼎的词,比如问鼎、鼎盛、一言九鼎、钟鸣鼎食等等,都包含着隆重的意思。

至于第三个指标,就很实在了,既然是重宝重器,那就得足够重!没有十足的分量,哪能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宝气呢?

根据这三个指标层层筛选,也有了答案,国之重宝,正是那一件重器——后母戊鼎!

关于这件重器,我想先探讨一下它的名字,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大家考据议论的焦点,也都在它的名字。

最早,它的名字是绝无疑议的。

郭沫若先生根据鼎腹的铭文“司母戊”三个字,理直气壮地叫它为“司母戊大方鼎”,并且对这三个字给出的解释是:商王文丁祭祀母亲戊,司也就是祭祀的意思。

这几十年来并没有人置疑过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但慢慢商榷的声音就多了起来。

00 (2).jpg

这正是惹起无数争议的铭文

有些学者却并不认同对“司”的解释,因为大家发现在商周时期的铭文中,字经常可以反写,也就是说“司”时常反过来写成“后”,它们其实是一个字,所以有学者认为这里的“司”其实是“后”,这个鼎的铭文也就应该是“后母戊”。

“后”在商代是指“君主”,那么,它的意思应该是“君主的母亲戊”,这个解释也挺顺理成章的。

当然,学术论争远没有这么简单,现在“司”派学者的声音还是很强大。因为“司”在青铜器上出现得很多,商代著名的妇好墓中出土过一件大方鼎,上面的铭文是“司母辛”,就成了“司”派的一个力证,可见“司”字是当时的“标准”用法了。

“后”派的反击也很有力,同样是用妇好的例子,因为商代的甲骨文中便有“后妇好”的写法。

各有各的道理,两派的论争还没有停,许多民间的爱好者也都纷纷拿出自己的说法。

虽然尚无定论,但这件国宝到底还是需要一个确定的名字,现在“后”的证据似乎更加确凿,所以国家博物馆的说明牌还是改成了“后母戊鼎”。

争议在短时间之内大概不会平息,对于学术界和普通观众来说这其实是件好事,在学术论争的过程当中,我们普通观众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尝试深入地分析思考,这是多么有趣的事啊。

新的材料还会随着考古发掘不断出现,关于这个大鼎的名字,或许还会经历数次修改。不过,不论它叫什么,它都是我们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宝,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文明象征。

也正因为如此,大家也才对它的名字才格外看重!

是时候来亲近我们的重宝了。

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重达832.84公斤,是现已出土的世上最大青铜器,国之“重”宝,实至名归!

铸造这样的大器,必定是国力强盛之时的壮举,当然它也必定是科技足够发达的成果。

因为器物体量太大没法一次性完成,大家只能想办法分块灌铸,等这些部件准备好了再将它们用铜液“焊接”在一起,所以现在在鼎身上仍然可以看到接缝。

方鼎连同耸立的双耳,高达133厘米。鼎身四面是素地,四围和鼎足则是巨大的兽面纹,被称为“饕餮”,兽面下方则衬着雷纹,看来庄严雄浑,充分展现出镇国重器的巨大气场。

00 (3).jpg

鼎的细节也极为讲究,尤其是一对鼎耳的纹样,被铸成了两只相对的巨虎,虎口中间夹着一个人头。

商代的青铜器有不少虎食人的形态,有人说这种由生到死的场景,也正表现了借助动物的力量来沟通生死的世界。

也有考证它和饕餮一样,都是商人借这种恐怖狰狞的魔怪猛兽,来驱鬼避邪,获得庇佑。

当年制作者和使用者在面对这些神异之物的敬畏心情我们已经感受不到了,唯有它的气度和它的壮美,历经3000余年的光阴,仍然没有丝毫减损。

时光可以老去,它却神采依然,只定定地站在这里,就已让人心安。

中华民族的重宝,自然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气度和品格。

不过,它现在能够站在国家博物馆展厅里,接受众人礼拜,其实也历经了好一段艰险。

方鼎发现于1939年的河南安阳,这里正是“殷墟”也就是商代都城的遗址范围内。

此时安阳是日占区,因为宝物太大,村民怕被日军发现,于是只能把它掩埋到地下。

不料消息走漏,宝物又几经转埋,躲过了数次险情。

抗战胜利后,村民向政府报告了方鼎明确的掩埋地点,后来,它被挖掘出来并运送到当时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博物院”保存。

1948年,方鼎正式展出,南京万人空巷,全国也为之轰动。

1949年它差点被带到台湾,还好因为重量过大实在不便搬运,于是它最终留在了故土上。

好险!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