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图:南宋绘画如何展现气节

作者:罗米

aafd9966e8bd4db6988c4d6f1b24acf2.jpeg

李唐《采薇图》,南宋,故宫博物院

我们古代的绘画当中,人物故事画出现得最早,它们当然不是为了满足大家听故事的好奇心,而是为了“成人伦,助教化”,所以这些故事往往包含着很强的道德伦理的教育意味。

所以,我们看故事画仅仅围观故事是不能看懂的,一个画家选择什么样的故事,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呈现一个故事,一定暗含深意。

南宋的宫廷画家李唐这幅《采薇图》,就是他的故事画代表作。

画上两个主角是我们历史上气节高尚的代表人物,中间正面坐着的名为伯夷,侧面对着他的是他的弟弟叔齐。

伯夷、叔齐是商代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去世前曾遗命立小儿子叔齐为继承人,结果叔齐执意要让位给自己的兄长伯夷,因为立幼不立长不合祖制,但伯夷也执意不受,他的理由是违背父亲的意愿。

兄弟二人都有道理,于是坚决不肯就位。实在被逼无奈,于是先后从自己的国家逃走了。

在逃跑的路上,兄弟俩竟然又重逢了。他们听说周国有明君周文王,于是便一同去投奔周文王。结果二人还没到达周国,文王已经死后,他们碰上了出兵伐纣的武王,伯夷、叔齐二人于是拉住武王进军的马力谏阻止。

他们认为商王即使再无道,作为商的臣属也只能力谏,不可以以下犯上。

当然,他们力谏无效。武王灭商后,伯夷和叔齐因此拒绝与周朝人往来,也不再吃周朝的地里长出来的粮食,于是躲进首阳山中采野菜为生,最后饿死于山中。

虽然他们的逻辑很有点奇特,但二人的气节确实是不容置疑,所以后世敬重他们的气节,把他们作为标竿。

到了一些特殊时刻,尤其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这样的故事就更成为画家们热衷表现的题材。到这个节点上,绘画成人伦、助教化的功用就被发挥得更加充分。

李唐在北宋以卖画为生,后来进入宋徽宗的画院。靖康之变后,北宋的徽宗、钦宗和3000多名皇室成员以及大量的宫廷人员被掳到北地,在途中李唐冒死逃出军营,辗转躲藏于太行山一带,后来一路来到杭州,被召入了南宋高宗的画院。这时的李唐已年近八十,但他得到了高宗格外的厚待,也创作了大量人物故事画,包括《胡茄十八拍》《晋文公复国图》等等,《采薇图》正是其中之一。

你看,这些主题都是古代的著名典故,全是逆境当中不失气节,坚贞守正的故事。当时流行的主题还包括《苏武牧羊》,唐代郭子仪只穿便服面见回纥可汗,说服他与唐联合反击吐蕃的《免胄图》等等,更是要激励南宋臣子们励精图治,匡扶社稷。

这样的主题在整个南宋的画坛都很普遍,尤其是在南宋之初的画院里,高宗更是大力推举,对于南渡君臣来说,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很“励志”,因为他们自己内心需要一点希望和力量。

要靠宫廷院画来给臣子以箴规和信心,其实想想南宋朝廷,其实很无力啊。

我们不妨再仔细来看看这幅画吧,看看画家为了树立坚毅守节的遗臣形象,是何等用心良苦。

画面主题是《采薇图》,按理说应该是表现两位节义之士采挖野菜的情形,但李唐意不在此,他要用画面展现两位高士的忠君爱国,所以连细节的设计也颇有深意。

“薇”是指一种野豌豆,但我们在画面上不仅看不到野豌豆,连野菜或者野草都看不见,我们能看到的植物都是高大的乔木,尤其以松柏为主,树底下石缝间长的草,也都是兰草一类的植物,在古代,这些植物都是品行高洁、忠贞不屈的象征。

甚至他们二人也并没有“采”,而是在休息。

伯夷抱膝而坐,面色略显凝重,叔齐表情显得比较兴奋,他的嘴张着在说什么,还伸出了左手,并没有显出饥馑羸弱之相,反而从他们的打扮来看,并非躬身寻食的劳动者,倒更像是两个远离俗世的高人,葛巾布袍也显出一派避世的清气。

他们身边是散落的锄头和篮子,也都极不写实,被画得相当小巧,这就更让他们脱离了辛苦谋食的世俗场景,成为更加理想化的高士的化身,他们保持着遗世独立,保持着身份节操,也更加雅化。

除了要尽力美化他们的形象,画家大概也出于现实的考虑吧。

既然是要把《采薇图》作为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要是把伯夷叔齐二人采薇而食的守节生活画得苦不堪言,在山间不顾形象地奋力刨食,南渡的那些没有忍过饥挨过饿的爱国人士,看了大概会有点心有戚戚焉吧。

除了图像,连画法也显得颇不一般。画面不同于往常的大山大水式的全景,而是截景式的构图,让故事的空间显得很集中,有人也把它视为是对南宋山河破碎的“残山剩水”式的感喟和写照。

连笔墨也不是精雕细刻的,而是大刀阔斧的,尤其是为了表现山石阴面的粗糙感用了大斧劈皴,就像是用斧头大块大块斫劈后留下的痕迹。这种笔墨无疑是力道十足的,它们挥宏的气势也表露出偏居一隅的南宋士夫们不灭进取心。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