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向日葵》,让阳光在画布上闪耀
作者:罗米
对梵高的热爱,全世界皆然!在并不热闹的慕尼黑新绘画馆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梵高的《向日葵》前。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到梵高的《向日葵》,但无论是第几次,那些一生只追随太阳的花朵,总会令我的心忍不住地跟着颤动。
梵高的作品都不大,想到他穷得连画布和油彩都难以负担,这件不到高91厘米的作品已算是不小的了。
花瓶里十四朵向日葵俯仰着,各有性格,看起来全是一副生命盎然的样子。画面是一色的金黄,这是属于梵高的色彩,但每种不同的黄又有微妙的差异,它们相安无事地共存在画面中,调和出最激动人心的光辉。
梵高热爱向日葵,正如他热爱着太阳的光明与温暖。
黄色是梵高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寻找到的颜色,在颜料中被命名为铬黄1号和铬黄2号,这也成了专属于他的色彩,也是梵高用色的“秘密武器”。
这种带着阳光味道的明媚色彩,让他的1888年炽热而响亮。
梵高对于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于常人,或者说超越了常人,所以即使当年的巴黎是艺术的中心,但在这里他根本得不到认可,即使是当时已经算是最“前卫”的印象派画家们,都还不认可他的画法。
巴黎成了梵高厌恶的地方,他讨厌装模作样的浮华,这个朴实的人于是在1888年春天南下,来到了南方普罗旺斯地区的阿尔乡下。
南方天气暖和,麦田清润,天正蓝,阳光正好,一切都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正如梵高此时的心情。所以,他在此时所画的这一幅向日葵,朵朵都坚强而饱满,即使有一两朵垂着头,也仿佛是带着笑意的,一幅轻快的样子。
连背景的色彩都是淡淡的蛋壳青,显得那样轻柔。
画面上,梵高的笔触是短而直的,一排排平顺地铺陈着,显得坚定又平静。
梵高所画的向日葵,数量是有讲究的。他在这里所画的14朵向日葵,代表着十二使徒以及他和他的弟弟提奥。
他的一生总是带着一种殉道式的狂热激情,早年在矿上当穷牧师的时候如此,现在当画家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像在燃烧自己的生命一样,那样火热、坚决。
这件作品在1889年1月被他自己复制过,但此时的梵高已经经历了割耳和精神疾患,所以后面的这一幅作品中,那鲜亮的黄色上蒙了一层淡淡的灰,花朵间的暗色多了起来,连插花的陶罐下半部也变成了灰褐色的阴沉色彩。
这件作品现藏于美国的费城艺术博物馆。
当然,如果仅有过人的热情或者悲惨的人生故事,绝对成就不了梵高的伟大。他真正打动我们的,还有出神入化的色彩运用。
他总能在最出人意料的地方,用最纯粹的色彩抹出一点令人惊艳的亮点。
比如我们一看见这幅《向日葵》,便难免惊叹梵高如何能只用黄色,便让画面层次这样丰富而分明,花朵变形得这样厉害,却又似乎比真实更真实。
直到你再定睛一看,几笔隐藏在花芯中的几点纯黑突然在眼前闪动起来,原来正是它们,让这一片黄色有了坚实的落脚点,稳稳地定在我们面前,否则,这些黄色便会失去力道而显得过于轻飘。
除了黑,还有白。花瓶上有几道纯白的高光,朗朗地发着光。
这几笔,其实并不起眼,却让我看得直起鸡皮疙瘩。
画面是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点,让整个画面变得充满奇妙的生动。换了别人,是断然不敢也不会想到这样用色的,这是卓越和优秀的区别!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