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彼得大帝改革中的交锋
作者:罗米
苏里科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1881年,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这是苏里科夫“彼得大帝历史三部曲”的第二部,事件发生在1698年,当时彼得大帝临政已二十余年。
彼得大帝作为改革的推行者,他期待能够快速地将俄罗斯从落后的农奴制拖向资本主义,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近卫军所代表的旧教贵族的权利受到了沙皇的中央集权和新贵们的侵害,于是矛盾激化,终致近卫军的反叛。
反叛事件发生在彼得大帝出国访问期间,惊闻国内的近卫军发生了兵变,他仓促回国铁血镇压。画面上就是被逮捕的近卫军反叛者,彼得大帝正亲自监督他们被行刑。
这是历史的真实一幕,同样混合着改革和权力的激烈争斗,这一次,血腥的杀戮来得更加直接和惨烈。
结果自然是彼得大帝占了上风,被镇压的叛军们被送到红场行刑,画面中穿着白色单衣的便是这场争斗的落败者。他们正与自己的至亲作最后的诀别。
看这些伤痛欲绝的亲人,便能听到画中传来妇女和孩子的哭声。
画面的右侧远景处,高高的绞刑架已搭好,那位骑着白马冷峻威严的男子便是彼得大帝,他的前面站着各国来宾和新贵,后面一排面目模糊的是他的新卫队,他们严阵以待,将要把这些叛乱者送上绞刑架。
画面右边的建筑是克里姆林宫的塔楼,塔楼的阳台上密密地挤着围观的人,寒鸦飞过塔楼的尖顶,发出凄厉的叫声。
我们仔细地看看这些失败者吧。
这些白衣的近卫军手中持着燃烧的蜡烛,这是画面中最温暖的几点光亮,象征着他们心中的反抗之火不灭。
另外有一个细节很值得寻味,这些穿白衣的反叛者们都留着长而浓密的大胡子,这与围观人群和彼得大帝本人的形象有很大区别。
在当时,为了全盘西化,彼得大帝已经下令俄罗斯人必须刮掉大胡子,这也是他迈向“文明”的一个重要举措。画家在这个面容的细节上,便表现出新政与旧传统的交锋来。
当然,对于俄罗斯而言,彼得大帝的举措确实令这个国家大踏步地成为了欧洲诸强中的一员。但是,画家似乎并不那么想急切地赞美这位沙皇。
我们还是看画面。
彼得大帝挺立在一旁,傲视着这一群阶下囚以显示他的权威,但画家却将他画得很小,神态总让人觉得有些装腔作势,而近卫军反叛者虽然衣衫褴褛,形象却饱满而有力。特别是画面正中间那位披着外套的近卫军,是画面中最抢眼的一位。虽然他伤痕累累的身体佝偻着,却仍然在画面中高过了彼得大帝。
这便是画家微言大义地表达着他的史观。
当然,画家其实是在借古喻今,在他的时代,沙皇已经成为无比反动的力量,而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人,就像画面中的反叛者,那样不屈又令人同情。
人群身后,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彩色的“洋葱头”圆顶充当着背景,它们和克里姆林宫的高墙一起,静默无言地见证着这个国度的风云变幻。
如果说莫洛卓娃用高亢的呼号捍卫信仰,近卫军们则用低沉的叹息表达愤怒与不屈。
彼得大帝胜了,他的前路一马平川,这个铁血的改革派,让俄罗斯迎接了新的时代。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