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到底有没有达·芬奇密码?

作者:罗米

1000.jpg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最后的晚餐》,1494年~1498年,米兰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

写达·芬奇的绘画,尤其是《最后的晚餐》似乎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前人对他的研究太多,但又往往莫衷一是,无论怎样说,都觉得说不尽,又说不清。

当然,这都是因为它们太重要,也太吸引人。

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长想要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这时,耶稣的门徒犹大来告密,他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犹太教祭司长当即给了犹大30个银币。

正是这个细节,让所有的画家在画《最后的晚餐》时,都把焦点集中于两个形象,一个自然是耶稣,另一个一定是犹大,他的钱袋便是大家确定他身份的重要线索了。

犹大跟祭司长约好,晚上他们去抓人,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逾越节那天,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坐在一起进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听到这话,门徒们既惊愕不已纷纷表示自己的清白,又哀伤愤怒,想要找到这个叛徒。当然,犹大内心有鬼,所以反应与他人自然不同,如何表现这个叛徒特别的神色,也成了历代创作这个题材的画家们展现自己高超技艺的重点。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熟悉:祭司长果然带人前来,犹大上演了他卑鄙的行径,耶稣被抓走、审讯,直到最后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所以,这一次晚餐便是耶稣和门徒们最后的一次晚餐。参加这晚餐的人数一共有13人,因此,13就成了基督教中一个最为不祥的数字。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的传统题材,不知有多少艺术家表现过,达·芬奇确实想了很多办法,才做到了独一无二。

画面宽逾九米,高逾四米,是画在米兰圣母感恩修道院墙上的壁画。

十三个人物一字排开,耶稣居于正中。这样一字排开的水平构图本身传达的是一种宁静的感觉,用来表现戏剧冲突是有困难的。所以,这也正是达·芬奇的过人之处了。

耶稣的脸很俊美,在这最后的一刻,他仍然很平静,连眼睛都没有抬。三个巨大的窗户在耶稣身后敞开,窗外是蓝天和远山。如果你仔细看,正中的窗户上有一段弧形的窗楣,恰好在耶稣的头后,隐约间是耶稣巨大的头光。

一个教堂尖细的塔顶出现在远处的山岗上,这是一种暗示。耶稣为人类赎罪上十字架后,教堂便会在尘世的各处一个个竖立起来,这是耶稣在人间的国。当然,在这里你看不见,我们在教堂里也是借助望远镜才看清楚。

门徒两侧均分,一边六个人,三个人一组,一共分成了四组。

画面左侧一群人中,离耶稣最近但倒向一边的是圣约翰,他是耶稣最喜爱的弟子,衣服的颜色正好与耶稣反过来了。

他的脸温柔清秀,再细看,这张脸似乎在哪里见过?哦,是的,与蒙娜丽莎有些相似!这是专属于达•芬奇女性的脸。

正是这种奇妙的“巧合”,为长于编故事的人带来了灵感,他们认为画上这位实际上是一名女子,而且与耶稣的关系非同一般。哈哈,这就是《达·芬奇密码》中的著名桥段,也是破解达·芬奇密码的重要线索。

与圣约翰交流的就是圣彼得,耶稣的大弟子,也是后来基督教会的第一任教宗。他须发皆白,年岁不轻。

这个跟随耶稣时间最长的弟子显然在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后心情最为激愤,他的右手已经抓起了一把刀,背过去握在手中,只等着老师说出那个叛徒的名字,便给他致命一击。

当然,此时耶稣并没有说出那个名字,但刀却意有所指。它挨着一个人的后背。

整个画面中,所有人的脸部都是亮的,只有这个人的脸是暗的,像是处在阴影之中,这与画面的光源明显有矛盾,但这正是画家的“暗示”。

再看他的姿势,也与其他人有所区别。他紧盯着耶稣,身体向后撤,很明显这是个紧张与防备的姿势。他并没有与其他人有任何交流,他自己仿佛与周围的世界隔绝着,孤立着。

他的右手紧紧攥着拳,手中所握的正是装着30个银币的钱袋子。

你知道他是谁了吧?

这就是画家费尽心力精心表现的犹大!既明显又隐蔽。

画面的12门徒分为了四组,这一组人物,则是最重要的一组。

其他人是其他九位门徒,他们一面力证自己的无辜,一面寻找着可能揪出叛徒的线索。

能够用水平的构图把让每个门徒都“均等”地露了脸,每个角色的形象、神情、姿势表现得各不相同,同时却又充分地传达了紧张感,这是达·芬奇的创造。

画中当然还有无数细节,引发人们一定要看出点“达·芬奇密码”来,所以关于它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

可惜的是当年为了出入方便,修士们在墙壁上开了个门,耶稣的脚就被打掉,从此永远消失了。

现在要看它也不容易,必须提前预约,但相当难约到。如果足够幸运约到了票,就请珍惜吧,因为每个人的参观时间只有短短15分钟。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