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草车,最美的风景在乡村

作者:罗米

u=913162997

康斯泰布尔《干草车》,1821年,英国国家美术馆

说起来,英国艺术在古典主义时期是很可怜的,欧洲大陆在漫长的时间里热火朝天地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等诸多风格,英国艺术只有吃瓜的份,根本排不上号,他们一直要等到19世纪上半期,才出现了两位风景画家,双峰并峙,让英国艺术终于长了一回脸。

一位是我们已经见识过的特纳,他总能捕捉风霜雨雪、雾涌云蒸的独特氛围,让风景画像历史画一样具有崇高感;另一位则是康斯泰布尔,他则能让平平无奇的农村生活带有无比的诗意。

因为从小生活在乡野,所以康斯泰布尔画起他最熟悉的风物景致,不仅得心应手,而且透出浓浓的故园深情。生计艰辛的细节被他表现得宁静温和,平淡甚至简陋的田野风光也被他描绘得不乏浪漫的气息,仿若世外桃源。

在他笔下,马车、磨坊、农人、禽畜,都是他田园诗情的一个个美好的字符。

《干草车》是康斯泰布尔的代表作,或许也算得上描绘英国农村最美的一件作品。 

画面远近层次既丰富又分明。

近处,一个农夫赶着马拉的干草车站在一小潭水中,正向家的方向走去。顺着向前看,是一个农舍,农舍前伸进水潭的小木板上还有个人蹲着洗衣服,或许正是农人的妻子吧。

这架干草车看起来很大,车厢两侧被加上了几道护栏以增加运载能力。这辆车看起来并不新,应该是个“服役”许久的“老伙计”了。

拉车的马儿也应该是多年的“伙伴”,几匹黑马定定地站着,红色的马鞍是画面上最浓艳的色彩。一片绿色的原野和树丛中,这几点暖暖的红色显得格外温厚耐看。

车上还站着一个人,戴着黑色的礼帽,看起来并不是个农夫,他一手扶着车侧的护栏,一手还似乎在招呼着什么,顺着他的手看去,并没有什么人,却有一条小狗昂着头,像是在回应着他的叫唤。

如果和小狗相熟,想来他也是位家庭成员,现在从外面归家了。

如果再仔细看,画面中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活物”,水潭对面的草丛里有一个孩子手持长竿,大概是要赶他面前水中的两只鸭子;向远处看,原野和远处的森林交接的地方,有一群小小的白点,那应该是在田间劳作的人。

不过,画面里这些人似乎都停在那里,连空气和时间都凝固着,这样抒情而惬意的一刻,时光都不忍把它带走。

这正是康斯泰布尔的神奇,他总能让一切凡俗的乡村场景变得这样优雅和诗意,所谓风景如画,不能比这贴切了吧。

这幅画还有一个几乎等大的油画草稿,完成度很高,草稿上在小狗旁站着一个人,定稿中却舍弃了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迹,画面立刻更加单纯和寂静。

画家对水和云也有特别的爱好,他画过许多研究水波反光和云在各种天气之下的云朵,所以尽管所画的主题为“干草车”,实际上粼粼水光和漫天云彩,却为画面增添了最光辉的神彩。

尤其是大面积的天空和云彩,或聚或散,或卷或舒服,画家信手拈来,带有极大的自信与肯定,又格外耐人寻味了。

这幅画其实是据实而作的,画面上的房子和水潭在现实中都确有其实,就在画家故乡萨福克郡。因为还原度很高,这里也成了画迷们探幽之处,总不乏艺术爱好者们按图索骥,只不过结果总是略有些令人失望。

说到底,实景究竟是不如绘画那般美好。

艺术毕竟要高于生活!这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了!

 关于这幅画,还应该说几句它的经历。

康斯泰布尔于1821年完成此作,并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展出,但反响平平,没有得到它应有的荣誉。结果一位法国人为了办展览买下了这幅画,花了250英磅。

到了1824年,巴黎沙龙展上这幅画和康斯泰布尔的另两幅画一同面世,一下引起了轰动了整个巴黎的美术界,也让许多法国大师从中吸取了灵感,包括当时法国的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以及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诸多“新秀”,比如卢梭、柯罗、米勒、库尔贝、马奈等人。

所以有人不无讽刺地说:“是法国人发现了一位英国绘画大师。”

难怪英国一直产生不了超一流的大师,反应迟钝又没眼光,怪谁呢?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