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的小画:《科涅斯塔比勒圣母》

作者:罗米


未标题-1.jpg

拉斐尔《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如果不是这么大的画框,我们几乎注意不到这幅画。

论及俄米塔什最精致的作品,毫无疑问是拉斐尔的一幅圣母像,被称为《科涅斯塔比勒圣母》。

这幅接近正圆形的作品直径只有18厘米,说是巴掌大真是毫不夸张。它得名于意大利佩鲁贾的科涅斯塔比勒家族,应该是拉斐尔受其委托所作。据说拉斐尔成名后忙得不可开交,哪怕只有五分钟的空闲就会被请去作画,这么小的作品,也不知是不是在他难得的小小空闲里完成的。

画面内容一目了然,圣母怀抱圣子,手中捧着一本书。背景则需要揍近点看了。原野上有一人骑着白马,一人跟随其后;画中还有一湾清潭,潭中两人在撑着一叶小舟。这些人物也就不过绿豆大小。

圣母是拉斐尔最擅长的题材,他笔下的圣母总是既充满神圣的天国光辉,又有慈爱的人间情味。画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处不在的蓝色,圣母全身披着蓝色长袍,绵延的远山和如洗的天空是比较浅一些的蓝色,连她手中所捧的书,都是蓝色的封皮。因为这蓝色,整个画面显现出一片纯净和高贵。

蓝色,确实是一种高贵的颜色。

在当时,蓝色价格之昂贵,甚至超过黄金。因为它产自遥远的阿富汗,唯有此地出产的青金石才能为西方绘画提供最美的那一抹蓝。由于产地遥远数量稀少,画面中的蓝色便成为财富的象征,委托人为了确保画家不偷工减料,有时候甚至会在合同中专门约定蓝色的使用面积。

当这些来之不易的青金石被运到欧洲以后,它们会被慎重小心地处理。研磨成粉后它们要经过淘澄,最先提取出的蓝色最纯粹最鲜亮,当然也最昂贵,剩下的再继续淘澄提取,数次下来,提取的蓝色也就越来越灰暗,品级也就不断下降。

蓝色因为昂贵又美好,因此逐渐成为圣母的专属色。在这幅小画中,圣母长袍的蓝色浓郁纯净,应该是采用了头道蓝色,而后面的群山和天空,则相对略显得灰暗一些。

这件作品因为尺寸太小,被加了三四层的各式各样精美的画框,最后被雕饰成一个神龛的形状。这样盛大的装饰使得整个外框的面积大大超出了画面本身,看得出来大家极力为它扩充气势。

由于身份尊贵,这幅小画被单独安放在玻璃立柜里,这是“超级明星”的特殊待遇,拉斐尔当然担得起这样的隆重。

其实,即使只有那巴掌大的小画芯,仍然尽显“巨作”的风范。如果你不看原作,不知道尺寸,你一定会错认它是个大画。比起拉斐尔的另一幅直径将近一米的《阿尔巴圣母》来,这件小作品气势丝毫不输。只是可惜这件大画在几十年前卖给了美国,不然一大一小两幅尺寸对比强烈的圆形圣母交相辉映,必定是博物馆里有趣的景致。

能在大画面上画出奔腾壮阔的气势而不显得空疏,已是了不起的本事,而能在如此玲珑的画面里收摄天地而不显得混乱,也需要深厚的功力。

拉斐尔惯于做小画,伦敦国家美术馆里所藏的《骑士之梦》、卢浮宫的《圣乔治屠龙》《圣米迦勒斩龙》,尺寸也与此相近,只是那一方方小作品中,一样装着整个天地宇宙,气定神闲,丝毫不让人觉得局促和窘迫。

当然,他也惯于做大画,梵蒂冈的壁画《雅典学院》长达六米多,而《波尔奇宫的火灾》更是长逾十米,人物背景布置停当,从容不迫,也不见半点空洞与粗疏。

大能顶天立地,小则芥子须弥,这是一个伟大画家的基本修养。

所以,气度无关尺寸,向来如此!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