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VS.照片,谁胜谁负?
作者:罗米
罗塞蒂《玛丽安娜》和模特简·莫里斯
我们遇到了泰特的一个有趣的特展,内容一半是绘画,一半是照片,两相对照,我们发现绘画和照片的内容看起来相差无几。
难道是泰特想要考验一下我们是不是火眼金睛,能不能分辨哪个是绘画哪个是照片?
那我们不妨先挑战一下眼力。
那就从展厅里最美的一位女性开始吧。这位女性是《玛丽安娜》,她是丁尼生诗作中的一个女主角。作为一位清教徒的妇女,玛丽安娜的生活无聊苦闷,只能靠整日做刺绣来解闷。在诗中她反复说:“我累了,累了,我希望我死了。”画面中的玛丽安娜穿着长袍,腿上摊着刺绣的布料,手中拿着线出神。也许是疲倦,也许更多的是觉得生无可恋,她的嘴角弧度向下,神情落没孤寂。这也正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常有的颓废和忧伤的表情。
旁边陈列着另一件作品,也是一位女性。她面容饱满,轮廓分明,眉眼间很有英武之气。这位女士穿着长裙坐在椅中,那略低着头发呆的神情,与《玛丽安娜》何其相似。
是的,你也许一眼就发现了,她们是同一个人!这位女士名叫简·莫里斯,是英国19世纪晚期大名鼎鼎的绘画模特儿No.1。她刺激着罗塞蒂的灵感和热情,创作了无数以她为主人公的作品。罗塞蒂的许多画中那个黑发红唇略带忧郁的美丽女性正是她。
当然,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个是绘画,哪个是照片。
不过,到这里你会不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相机,为什么还要画画呢?难道绘画还能比照片更真实?
其实,这也是当时画家们的疑问。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随后,相机制造技术越来越进步,终于在早在19世纪中后期,引发了绘画界的一场超强地震。
画家们颤抖了。表现真实是画家们终其一生的追求,现在却比不上相机的轻轻一按。这对于画家而言,打击是空前的,也是致命的!
所以,他们要绝地反击。
毕竟当时相机的技术有限,在色彩上和尺寸上都无法与绘画相抗,所以,给画家们留下了一点时间。
画家们先是灵机一动,用它来辅助创作。
相机常被艺术家用来进行前期创作,他们利用相机记录的便利拍下创作对象和素材,再在画室进行深度加工,这样做既省却了模特儿长时间摆姿势的辛苦,又让画家省却了户外写生的辛苦。而且,这些素材可以随时供画家“编辑组合”,成为画家构思的来源。
照片为风景画创作提供的便利就更大了。通常画家拍好风景照片之后,再依据需要作增减,比如在拿撒勒的荒坡上添了一男一女和一条蛇,也就成为充满意味的宗教绘画。
通过以照片为素材进行再创作,绘画自然能够比照片具备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达力,毕竟在没有PS的年代,照片在表现特殊的场景或者画面的光影效果时,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当然,即使是在照相最擅长的人像方面,画家们也还为自己争取了一席之地。
说来有些诡异,相机在这个领域败给画家,竟然是因为太过真实。
当人们发现照片中的自己远不如画像中的那样风神俊秀时,他们很快又转回到画家的作坊。我们从一张摆拍三人组中就可以看出来。
这是亚历山德拉公主、维多利亚公主和萨维尔先生的照片,后面美化过的油画上,人物无论是容貌还是神采,都比照片美得太多了。其实,刚刚那位维多利亚时代的第一模特儿简·莫里斯,绘画中的她也远比照片中的她容貌更美艳,表情也更微妙。
所以,欧洲的上流社会一直也保留着画像的传统。即使是现在,无论是相机还是修图技术都已空前发展,许多社会名流仍然还要请画家绘制肖像,当然并不会是因为画家会有意美化人物,而是优秀的画家往往能够画出一个人外表之下的灵魂,他们的作品比真实更真实。
当年照相技术传到中国时正是清末,慈禧太后也热衷拍照,但当她看到相机如此真实,既没有让她比旁人更显高大,也没有让她更显年轻时,她立刻对这个新鲜玩意儿失去兴趣了。是的,相机太过耿直了,它是不会说奉承话的。
不过,这次的交锋让画家们发现,写实终究不是一条有前途的路,由相机带来的危机终于刺激了艺术的转型,最终,艺术开始放弃写实,转向了抽象和表现。
是的,有了相机,绘画怎么办的问题,也因此有了答案。
泰特有心,用这个展览表现了这个交锋中精彩而感人的瞬间。它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艺术与科技的交锋与融合从来就没有停歇,正是而这种交锋与融合,推动着人类不断向前。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