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纳莱托画中的世界成真了

作者:罗米

1313.jpg

虽然我此刻才来到威尼斯,但对威尼斯的运河小桥,我确实并不感到陌生,因为只要稍有规模的博物馆里,一定会收藏着关于威尼斯的风景画,所以我早已在画作中看了它无数回,。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位画家,他对威尼斯一往情深,数十年如一日,不倦地在画布上再现着威尼斯的一砖一石和碧水蓝天。

这位画家便是18世纪的画家卡纳莱托。

卡纳莱托生于威尼斯,所以,他早年的作品中除了威尼斯还是威尼斯,运河、广场、教堂、桥梁、舟子,都是他最钟爱的主题。卡纳莱托最擅长表现运河水景,天光云影,舟行上下,威尼斯人在运河上往来穿梭,生生不息。

如豆的人物他能做到神态活现,如发丝般粗细的建筑构件,他也能做到半分不乱。论画面的精致,在当时很少有人能出其右。他还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掌控力,无论多盛大多热闹的场景,画面总是那样气定神闲,带有一种壮阔清空的诗意。

这样的作品不啻为威尼斯最好的“旅游纪念品”,所以当年卡纳莱托的作品一直“热销”,在游客中极受追捧,订件也不络绎不绝。卡纳莱托把自己的家乡,送到了欧洲人的眼前,又经由他们带到了各地,所以才让我们有机会在未踏入威尼斯之间,与它数次相遇了。

我于是从数不清的卡纳莱托画作中,对那个18世纪的威尼斯不能再熟悉。

两百余年过去,此刻我的眼前是真实的威尼斯,我于是很好奇,不知我脑海中的威尼斯与我眼前的威尼斯是不是能重合。

考证起来并不难,循着卡纳莱托的画作来个“按图索骥”就是了。我倒想看看画家当年是不是真正做到了“秉笔直录”,更想看看二百余年的时光,为威尼斯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

根据卡纳莱托的画作,我把第一站定在了里亚托桥。

这是目前威尼斯运河上的第二座大桥,也是最华丽最特别的一座。

里亚托桥是一座廊桥,有三个通道组成。居于中间的是带拱廊的主干道,其间全是商铺,售卖琳琅的商品,尤其是威尼斯传统工艺的玻璃。拱廊两侧还有通道,供行人在桥上看风景,看河上的船只来去。

这座桥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不仅今天如此,早在几百年前便是如此,甚至在当年,它的地位更加显赫,是著名的商业金融中心,莎士比亚著名的《威尼斯商人》,也是以这座桥为重要的活动背景。

里亚托桥当然是卡纳莱托画中的常客。

他画过许多幅里亚托桥的风景,大同小异,我们只找了一幅里亚托桥居于画面正中的画作,想用相机来极力还原画中的风景,我们根据画面尽力寻找当年画家的视角。

我们仔细比对发现画中的桥和周边建筑的样貌其实变化无多,甚至屋顶的装饰仍然那样历历可数。

连时间老人也对威尼斯格外高抬贵手,似乎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

不过,即便风景依然,但无论我们怎样找角度,相机镜头中的风景与卡纳莱托的画面总是难以严丝合缝。

画固然是极为写实的,但画家仍然在我们毫无察觉之间加入了自己高明的创作,不论是视线的处理还是对画面焦点的处理,都不是对眼前世界的机械复制,人眼灵活开阔的视线,岂是我们的“傻瓜”相机可以比的?

说艺术创作高于生活,在这里倒是找到了最鲜明的例证。

当然啦,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因为我的摄影技术不佳的缘故。

里亚托桥向南不远,便是圣马可广场,广场三面围绕着宏大的柱廊结构建筑,现在是科雷尔博物馆。

广场上最高的建筑是钟楼,钟楼后面便是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心脏,也是我们寻踪卡纳莱托的第二站。

未标题-2.jpg

眼前的场景和卡纳莱托笔下的差别不大,最显眼的不同,就是钟楼的颜色,当年画中的是白色的大理石,而我们眼前,成了红砖。不知这两百余年中,它经历了什么,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如果再要找什么区别,那就是广场上的人远远多于画中的,显然当年此处不像现在这般喧嚣非常。

还是安静点好啊。要不然,画家在这样吵嚷的地方写生作草图真难免心烦意乱,那样说不定便会少了许多杰作。当年的威尼斯居民如果来到广场,大概会时常看到卡纳莱托流连于此,广场的每一个角度,每一处风景,大概都已在他的眼里心里磨过了千遍万遍。

所以在圣马可广场,我们更忙了,因为画家的角度多变,作品众多,对着画面寻找最接近画家的视角便成了一件体力活。

当然,我乐此不疲。我惊讶地发现真正在经过了这样一番寻觅之后,我才一点一点窥见了画家当年创作的真实状态。他当年寻找的视角,如今被我找到,我也站在那里,照他的视线望出去,看他画中的那些风景,此刻,我仿佛就站在了画家的身旁。

我的幻觉中甚至出现了这位画家的身影,他大概是先观望一番,再凝神许久,最后拿着纸笔匆匆画下草图。当然,他还要再回到画室,把将它们移上画布。

走到圣马可广场的尽头,便来到了运河的码头。这里是运河入海的河口,也是运河最宽的地方,一切就开阔起来。这里是运河最热闹的地方,贡多拉在这里聚集,等待着游客光顾,水上巴士也从这里出发,通向岛上的各处以及许多外岛。

未标题-3.jpg

卡纳莱托画了许多从运河上望广场的作品,科雷尔博物馆和总督府分列左右,那两根上面蹲着金狮子的柱头守卫着广场的入口,钟楼很高,于是冒出高高的尖顶,那些云集的商船此时倒一色全被贡多拉取代了。

画家的这些微妙的角度我们受到条件所限,就很难再去找了,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画面,我们坐着水上巴士行到河上,不过一番观察之后发现巴士的路线和画家的大相径庭,我们也就只能望景兴叹。

当然,即使角度一模一样,我也知道根本无法再现画作的,要知道,画家的眼睛本来就和我们常人有别啊。何况画中还有明媚的天色、碧蓝的水光,这也还得老天作美。

卡纳莱托的作品中表现的威尼斯真堪称360度全方位无死角,这当然出于他对故乡的挚爱,我就无法对他亦步亦趋地追寻了,因为时间真的太少了!

不过,这不多的几处有趣的对比,让我立刻明白了什么叫做艺术高于生活。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