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嘉年华
作者:罗米
威尼斯以水为画布,于是脚下的建筑桥梁、水边的舟辑行人和头顶的艳阳蓝天,便统统构成了画面。我早已看过了无数次威尼斯画派的作品,现在,我终于走到了威尼斯,走进了这数百年都几乎未变的画里。
贡多拉在水面一趟趟往来,细窄的船身划开水面,于是,这绘画便从清晰古典的写实风格变成了模糊又绚烂的印象派,水痕荡漾开去,最后变成了抽象派。只待贡多拉行得远了,水面又合拢来,那个古典的威尼斯,又重新浮现出来。
威尼斯地处意大利东北部,位于亚得里亚海最北端,得地利之便,这里便成为东西文明的交会处,早在11世纪十字军东征之时,威尼斯作为集结之所,开始了它繁华热闹的生涯。从13世纪开始直到17世纪末,威尼斯都是亚得里亚海域最耀眼的城市。商业和艺术,是这里最辉煌的成就。
想当年,来自东方和西方的商旅们汇聚于此,不息地穿梭于这个水乡泽国,他们穿着不同的服饰,说着不同的语言,带着不同的物产,把遥远世界里的风情竞相展现于此。威尼斯以最大的好奇心和包容心,接纳着世间最奇绝瑰丽的风情。
城市的性格造就着人民的性格,威尼斯人因此也就格外具有心胸和勇气,要知道那位最早抵达遥远中国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正是威尼斯人!
当然,除了旅行冒险家,“威尼斯商人”也同样是这里的特产。莎士比亚笔下的安东尼奥智斗犹太富商吝啬鬼夏洛克的故事,为这里的商业气息增添了格外的轻松和幽默。现在,故事上演的里亚托桥仍然是威尼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不知还有多少威尼斯商人的传奇在这里诞生。
在这个明朗又响亮的城市里,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应该是喜剧。
所以,只有欢乐的威尼斯才能诞生更加欢乐的嘉年华会。
据说嘉年华会诞生于1162年,为的是庆祝威尼斯共和国的一场大胜战,到了15世纪,这项活动逐渐变成了整个威尼斯乃至欧洲最隆重盛大的社交活动。嘉年华会在18世纪达到顶峰时,甚至某个欧洲的国王都会戴着面具混在狂欢的人群中游走,身影在威尼斯的小巷里如果鬼魅般闪过。
锦衣华服、魅影飘忽,所有的人都伴着璀璨的灯火水光彻夜狂欢,或许与其说它像天堂一般梦幻迷离令人沉醉,倒不如说像地狱一样令人堕落吧。
而威尼斯最著名的面具,也正伴随着嘉年华会而诞生。
大概是因为城市太小,大家彼此之间太相熟,以真面目示人未免拘束尴尬,于是面具便应时而生,成了嘉年华会上必不可少的道具,遮挡自己的面目,释放自己另一重灵魂。所以,那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只有戴上嘉年华的面具之后,方才上演。
也有人说戴面具是为了消除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差距,这种“民主”的解释显然不那么浪漫,我也觉得不过是个善良的意愿。
在嘉年华会上,谁的面具更华美、更炫目、更有想象力,便自然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于是,面具本身也成了极尽心思争相夸耀的物件。
面具分为两种,一种是全遮面的,一种是半遮面的,据说越是对自己容貌有信心的人,便越会选择遮脸面积小的面具。我当然是不信这样的传言,如果真是这样,那谁愿意戴着全遮面的面具主动承认自己相貌丑陋呢?
威尼斯的每一个角落处处可见面具的踪影,它们此刻都安静地躺在橱窗里,接受着游客的注目。真是时不凑巧,我们没有赶在二月来赴这一场盛宴,所以自然无法看到它们游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璨然生辉,而我们自己,当然也就没机会戴上面具,在这里变做另外一个自己。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