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的前世今生

作者:罗米

卢浮宫 (1).JPG

巴黎是法国的心脏,卢浮宫则是巴黎的心脏。

卢浮宫最早源自12世纪法王菲力浦二世防御北欧人的想法,所以他要据守在塞纳河右岸,以河流为天堑,建立堡垒守护着巴黎。后来,随着法国实力增加,巴黎已经扩展到塞纳河左岸,卢浮宫就渐渐成为了巴黎的中心,所以它也不再具有防御的功能了。

到了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这位热心文艺的国王把它用做王宫,这里也成了他私人收藏室。他请来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前来,所以现在卢浮宫才会有这么多的达·芬奇绘画。

后来的每一位有野心的国王,都对这座宫殿大施手脚,于是它不断扩建,不断扩建。

到了17世纪,太阳王路易十四上台,法国的国力到达了顶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国王本人对于能够展现他强大和优雅的事均热衷不已,所以卢浮宫里的收藏在他的赞助之下大大丰富起来。甚至他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由于工程太大,一直拖到了拿破仑时期才最后建成。所以,卢浮宫的建筑风格其实是混搭的。

直到1793年8月10日之前,卢浮宫作为皇家收藏,是绝对不会让公众一窥究竟的。

到了拿破仑执政时期,他所征服之处,文化艺术的杰作都被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卢浮宫,1815年拿破仑倒台,这些被劫掠过的国家纷纷要求索回文物,一时之间多达5000余件。不过,法国在外交方面具有特别的能力,竟然多方劝解斡旋之后,留下了许多原本被劫掠而来的藏品。

卢浮宫最大的劫难在1871年,巴黎公社前指挥官下令火烧卢浮宫,不过或许是大火有眼,卢浮宫内的艺术藏品竟然保存完好。到了二战期间,卢浮宫撤离了大部分艺术品,最重要的几件,甚至还被分开藏到了各处,这是为了降低被“一网打尽”的风险。杰作都被送出了巴黎,而被认为“不太重要的绘画”,被留在了卢浮宫的地下室。

唉,艺术品和艺术品之间的差距,也真是大啊!

卢浮宫现在最著名的标志倒是年轻的小字辈。这是建筑大师贝聿铭1989年设计建筑的玻璃金字塔。和埃菲尔铁塔一样,起先不被接受,后来人见人爱,甚至离不开了。大金字塔的两侧还有两个小金字塔,都能够窥见地下游客的行踪。

大金字塔是主入口,直通地下一层的中央大厅。从地下透过金字塔向外望,站在蓝天之下的卢浮宫,被罩上了一层闪耀的光芒。

卢浮宫按藏品的不同区域分为三个展览馆,德农馆最大,著名的“三宝”便都聚集在德农馆;与之相对的是黎塞留馆,两馆由中间的叙利馆相连。说起来卢浮宫的布置似乎很简单,但真正置身其中,你会发现自己是在迷宫里。由于许多展厅会轮流关闭进行换展和休整,想要一次把卢浮宫看完,基本不大可能。

它是想邀请你再来。当然,它也值得你来无数趟。

当然,如果只能来一次,必须要看到“三宝”,也就是三位著名的女性:一个是人间女子《蒙娜丽莎》,她被创作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最年轻的一位,两位是希腊女神《米罗岛的维纳斯》和《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她们来自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早了1700多年。

《米罗岛的维纳斯》是在1820年被米罗岛上的农民在耕地时偶然发现,法国购回献给国王路易十八。《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是1863年法国领事和业余考古学家在萨莫色雷斯岛上发掘的结果,发现时,雕塑已碎成千余块,被运回法国以后经过了若干年的努力,才被复原成现在的样子。

两座女神中,维纳斯美丽的身体无一处不符合黄金比例,成为最美的女性身体的典范,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塑,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胜利女神则胜在风姿雄健,薄衣贴体。据考证这件作品是为纪念希腊的一次海战的胜利,所以女神下方特意被配上一块船形的石头,女神站在船头,正要吹响胜利的号角。

当馆里《蒙娜丽莎》的指示牌多了起来,我知道我们离她便越来越近了。

蒙娜丽莎的笑意很明显,脸颊下方的肌肉被挤得略微鼓起,苹果肌也向眉梢后拉伸着,据说当年她是怀有身孕的,那更应该是微笑的理由。当然,怀孕之说也是一家之言,大家对她的争论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蒙娜丽莎的肩头望去,左右两侧的地平线显然高低不一,这也是围绕着这幅画无尽的著名迷题之一。连远山的形状,也被人解读成各种各样的动物,隐喻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等等,还有X光扫描出她的眼睛里有两个字母,一个L,一个S,具体代表什么,也莫衷一是。

总之,大家对她的兴趣永远那么浓厚,所以关于她的谜题只会越来越多,或许根本不会有被解开的那一天。

毫无疑问,每一个谜题,都在不断增添着她的魅力!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