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肉身不腐,灵魂不灭的期盼
作者:罗米
金缕玉衣,西汉,河北博物院
要说起“衣服”,古往今来最最奢侈贵重的必定是金缕玉衣了,不过严格来说,它其实并不能算是“衣服”,因为它不是给活着人穿的,而是用来盛放尸体的敛服。
当然,它是最奢侈贵重的敛服。
单就材质而言,金和玉是古代最被宝重的材质,当然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寓意和内涵符合了古人追求不朽的梦想。
金所象征的富贵自不必说,恰好这种金属格外稳定,历经千万年仍然可以璨然如新光芒闪耀,永生不灭,不就是这样的情形么。
玉就更不用说了。
玉除了材质莹亮温润惹人喜爱,更重要的是人们相信它能抵挡邪秽保持肉体不朽,还能通灵,所以它不仅能满足墓主人不腐不朽的愿望,更能带着他飞升登仙。所以,玉自原始时代起,无论南北,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玉作为高级的陪葬品,尤其是当时的部落首领和祭司的墓葬中,它们数量庞大,制作也极为精美。最有名的是四五千年前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中出土的玉器。
玉一旦被使用在墓葬当中,人们对它的热爱就没有停止过,在西周就出现了玉覆面,也就是把玉切割成小片符合脸的形状,再固定在丝织物上用来遮盖亡者的脸,又出现了玉塞、玉含、玉握等等。玉塞用来塞住亡者身体的孔窍,使其精魂不泄;玉含则是专供亡者含在口中的“饭食”,以玉蝉最多,因为蝉能够蜕而复生,最能符合亡灵复生的期盼;玉握则是让他们抓在手中带到另一个世界的财富,汉代大多是玉猪。
有了这些铺垫,再加上汉代人格外的浪漫,于是他们便突发奇想,设计出了这样堪称极致的金缕玉衣来。
往常的葬玉多数是玉璧或者其他形状的玉器,用来覆盖墓主人,但毕竟遮盖得不那么合体,所以玉衣堪称全方位360度无死角,按照人的大致形体把墓主人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正因为它的严密,与其说它是“衣”,倒不如说它是“盒子”,所以玉衣因此也称“玉匣”或者“玉柙”。
玉衣的制作极其难得,所以也就备显珍贵,只有地位极高的帝王贵胄才有可能享用如此隆重奢华的敛服,或者说是礼器。
地位如此高,制作的要求相应也就很高,汉代设立了专门制作玉衣的“东园”,大量的工匠终年劳作,先是选料、切片、钻孔、抛光,再把人体不同部位的玉片截成不同的形状,最后用纯金拉成的细丝穿缀在一起,十多道工序下来,一件中等型号玉衣的花费已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资。
根据不同的等级,玉衣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种,其中金缕的等级自然最高,目前出土发现的十多件玉衣中,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衣,是其中最著名的。
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 片,金丝重1100克,狮子山楚王墓则用1500克金丝连缀起约4300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玉片大都是新疆的和田玉和青玉,可想而知昂贵稀罕到了何等程度。
有了玉衣,再加上成套的玉塞和玉含、玉握,该有的就都齐备了,再有想象力的人大概也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哪里是空着的了,于是墓主人可以安心睡去,静静等待自己死而复生了。
不过,他们大概想不到,正因为金缕玉衣珍稀昂贵,反倒让他们死后也不得安宁,甚至引发了盗墓毁尸的厄运,于是到了三国时期,曹丕下令禁用玉衣,流行了400年的玉衣才这样慢慢消失了。
目前出土的金缕玉衣,他们的主人倒是没有被盗墓者侵扰过,不过出土之时玉衣早已塌陷,墓主人的肉体早已化归尘土,哪里还有什么不腐的肉身和不灭的精魂。
再如何的金尊玉贵,到头来终归是玉环飞燕皆尘土啊!
说来令人唏嘘,这一具具空空如也的金缕玉衣,除了让人感叹当年王公的奢糜以外,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它一点也不好看,这具冰凉的人形玉匣甚至还很有点阴沉恐怖,我想,它最大的用处或许已经成了一种惜时的劝诫: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当年享用金缕玉衣的贵族,大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吧。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