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庭戏婴图:古代的小朋友都玩些什么?

作者:罗米


图片13.jpg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南宋,台北故宫博物院

要说起儿童玩具,现在人气最高的估计是手机(虽然它并不是玩具),再往下排,广受欢迎的还有乐高、机器人、玩偶娃娃等,虽然玩具种类众多,但相比于古代仍然显得有点千篇一律,我们看看宋画当中的玩具,就知道古代的玩具有多么“千奇百怪”了。

在玩乐方面,人们从来都不缺乏想象力,孩子们更是如此,就地取材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你看,宋画《秋庭戏婴图》里面姐姐和弟弟聚精会神玩的那个小东西,就是用最普通的材料制作出的精巧玩具。

这个小玩意儿名叫“枣磨”,这是古代的孩子们在秋天枣熟后制作的玩具,据资料表明这种游戏最早就出现在宋代。

看外观,它的制作很简单,只需要三颗栆和几根竹篾就制成了:一颗枣下面用三根短小的竹篾插进去形成稳固的支架让它站稳,上面再削去一半露出枣核,枣核尖上架一根长一些的竹篾,篾两端分别插上一颗枣,孩子们就推着让它们转圈圈,比谁转的时间长、圈数多谁就获胜。这个玩具看着简陋,但在当时极受孩子们欢迎,不仅因为材料容易获得,更因为它很有“技术含量”,它考验的其实是平衡技巧啊!

图片12.jpg

他们身后的鼓墩上还有不少玩具:小陀螺、玳瑁小盘子、红色佛塔、棋盒,最“高级”的是一个转轮,转轮上的转针两端是两个骑马的人偶,它们是配合那一条纸画来玩的。

鼓墩旁还躺着一对小铙钹,这是宋代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乐器”之一。

画面上有菊花、木芙蓉以及这种“推枣磨”的时令游戏,都点明了时间是秋天。

从姐弟俩的装束、环境布置和家具来看,画面表现的应该是富贵家庭甚至是皇家的孩子们,我们也可以看到除了枣磨以外,其他的玩具都相当精致。

还有比他们更会玩的孩子们。

一幅不知作者的宋画上,四个孩子正在“组队”表演傀儡戏呢!

这真是个“草台班子”:放倒的桌子上再绑几根竹竿撑起帏布就成了戏台,放倒的凳子就成了最好的鼓架;虽然布置比较简陋,但道具其实很精致,连围挡上还画着细致的水墨山水画。孩子们的分工也相当明确,一个孩子负责提线操作,三个孩子担当“乐师”。

这一出傀儡戏看上去情节应该比较丰富,被提着的那个髭须贲张、容貌粗犷的主角像是张飞,他穿着文官的袍子,再加上架子上还挂着一男一女和一个军士的傀儡,看上去像是张飞在断案的故事。在南宋,三国戏在民间是很流行的。

可能故事太精彩,所以几位“乐师”一边“工作”一边回过头来看表演,其中一位太过专注,不觉放下了乐器,用手指和故事的主人公开始“互动”了。

这幅画上同样是一派富贵气息。

图片11.jpg

不过在宋代,并不是只有富家子弟才能拥有玩具,南宋物资丰富、商业发达,市民文化兴起,加上民众相对比较富庶,所以连平民的孩子们都可以有许多玩具可以挑选。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