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艺术的“名人名言”

作者:罗米

IMG_6254.JPG

要为泰特现代美术馆列一份“必看清单”,篇幅已经不小,如果展开来讲解,那就需要另写一本书了。

不过,我在这里体验到无上的幸福,这是艺术家们带给我的,所以,我只列出一些名字,向他们致敬!

我从大家最熟悉的帕勃洛·毕加索开始吧。对于大师而言,他们总是在不断变革更新,把他们归入某个流派倒像是局限了,所以,我只说一说他们的名字。

乔治·勃拉克、马蒂斯、弗拉芒克、马歇尔·杜尚、阿尔普、康定斯基、蒙德里安、莱热、波丘尼、巴拉、基里柯、马列维奇、保罗·克利、考尔德、马克思·恩斯特、布朗库西、阿尔普等等,这些艺术家们在一战前就大放异彩,当然意外还发现了莫奈巨幅的睡莲和德加的小芭蕾舞女雕塑,放在这里似乎显得古典了些!他们属于上一个时代,但这里收藏的是1900年开始的作品,二人因为刚好跨进了20世纪的当口,所以这里便收藏了他们晚年的作品。

二战之后,现代艺术更现光辉,达利、胡安·米罗、杜布菲、安迪·沃霍尔、利希滕斯坦、马格里特、波洛克、罗斯科、贾斯珀·琼斯、伊夫·克莱因、里希特、博依斯、卢西安·弗洛伊德、弗朗西斯·培根及至眼下的明星级艺术家切尔多·梅雷莱斯、保罗·纳什、杰夫·昆斯、大卫·霍克尼、达米恩·赫斯特……一路通向眼前!

当然少不了女性艺术家的身影,乔琪亚·欧姬芙、布里奇特·莱利、游击队女孩、路易斯·布尔乔亚、路易斯·奈维尔森、草间弥生,女性在艺术世界里声音越来越大……

列举总是挂一漏万的。

至于作品,我更是无力枚举,不过许多现代艺术的大作已经成为视觉符号,或多或少,你一定见过。

这里的每一位,都对艺术史产生了不小的扰动,是他们让人类面对艺术的眼睛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正是这些作品训练了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当年的观众连凡·高都无法接受,现在的观众面对波洛克无意识的滴彩却已尤嫌保守了,现代艺术让我们眼睛的适应能力飞速提高。

我还记得毕加索的自信:在别人指责毕加索的作品画得“不像”时,毕加索回答“会像的”!是啊,现在,你不觉得毕加索笔下的人物简直比“像”更“像”?或者,现在我们谁会去纠结艺术作品的“像”与“不像”呢?

这里呈现出的现代艺术史不过百年,可比起国家美术馆里那近千年的艺术史来说,它显然要热闹得多呢!

至于他们都做了些什么,我也简单列个关于主题的“清单”吧!这是泰特现代美术馆里展厅的名字和主题:

“介于客体和建筑”,这里的作品在物质材料与当代建筑空间的关系间创建出一种对话。

“表演者和参与者”旨在探索艺术家们自1960年代至1990年代的作品如何为参与者打开了新的空间。

“活的城市”里展示的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对现代城市的检视。

“开始展示”则向观众介绍了泰特的藏品中最受人欢迎的作品,意在让你“自此开始”爱上现代艺术。

“艺术家与社会”反映的是艺术作品及其社会和政治的背景。

“材料与对象”则要探索那些使用新的非常规材料与方法的艺术家之作。

“大容器”则是体验“活”的艺术之所,比如表演艺术、影像艺术等等。

“媒介网络”则是展现艺术家们如何对大众传媒作出反应。

“消失的形象:灾难之后的艺术”则是探查二战这场巨大的人类灾难对其后艺术的影响。

“只用白色画画”探讨的是只用单一的白色绘画中的哲学、诗性与精神的关联。

……

这些都是每层巨大的展厅内小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我不过是“秉笔直录”了少许。

靠着墙有一间小室,我记不得在哪个展厅,里面放着许多的标语牌,牌子上都是现代艺术家们的“语录”,我摘录几句:

“我们的星球正处于一个可怖的状况当中……警醒大众,警醒绝大多数人意识到危机是第一要务。”

“艺术不再关注它要服务于国家与宗教……艺术相信它能存在于自身,服务于自身。”

“我相信美是一项基本服务……文化是帮助我们点燃社群的事。”

“社会雕塑——我们如何浇铸和塑造我们生活的世界:雕塑,正如一个进化的过程;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每个人都需要证明当下……我有点儿像是我的时代里通向历史的使节。”

“艺术能怎样改变世界?”

所以,现在你大概知道现代艺术是怎么回事了吧?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