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桥,多少故事以你之名

作者:罗米

未标题-9.jpg

到了伦敦,数次经过滑铁卢的桥头,却没上去一走,总觉得错过了许多精彩,所以今天找机会必须一步一步踩过桥面,用来怀念和重温那些与它有关的故事。

滑铁卢桥正处于泰晤士河向南急转的拐弯处,西侧望出去,白厅、大本钟、国会大厦向远处伸展,勾勒出一片古典的风景;东侧望去则能望见一片闪亮的玻璃幕墙熠熠生辉,这是现代的天际线。

滑铁卢其实是比利时的一座小镇,1815年,被誉为欧洲最伟大的军事天才的拿破仑在那里兵败于英国威灵顿公爵,“滑铁卢”由此成为欧洲的著名典故。到了1817年,伦敦在泰晤士河上修建了一座新桥,时逢战役取胜两周年,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因此将桥命名为滑铁卢桥。

不过,这座桥声名鹊起,倒要感谢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滑铁卢桥》。一战期间,陆军上尉罗伊在休假中邂逅了芭蕾舞演员玛拉,两人相识相爱,却因为男方要奔赴战场而分离。身在后方的玛拉生活虽然窘迫,但因为心怀着与爱人重逢的信念而苦苦支撑。有一天,玛拉意外在报纸上公布的阵亡将士名单中看到罗伊的名字,这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万念俱灰的玛拉于是不再坚守,她出卖自己换取生活必需的物质。不想战争胜利后,玛拉在滑铁卢车站遇到了从战场上归来的罗伊。玛拉自觉形秽,为了维护罗伊和他的家族的荣誉,她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夜色中,玛拉来到滑铁卢桥,走向迎面疾驰而来的大卡车……

这部电影于1940年在美国上映,随之风靡全球。

我们国内把这部电影译为《魂断蓝桥》,是用了《庄子·盗跖》中“尾生抱柱”的典故,这个故事中,相爱的男女约在蓝桥,女子未至而河水暴涨,尾生为了不失信于爱人,最后抱住而溺亡。一样有约不至,一样凄美感伤,我觉得“蓝桥”一典用得恰好!

滑铁卢桥也是画家们笔下的好题材。

莫奈曾于19世纪末在此画过数幅以滑铁卢桥为题的系列作品,晨昏朝暮,雾霭晴岚,时而细节分明,时而轮廓模糊,滑铁卢桥就这样被定格在画布上。

这些故事和画面中的滑铁卢桥,是旧桥,它在二战德国轰炸伦敦的时候被毁,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则是建成于1945年的新桥。滑铁卢桥是伦敦在二战中被德军炸毁的唯一一座桥,真是命途多舛。

今天周六,滑铁卢桥下便格外热闹。

恰逢周末的二手书市,许多人来此淘书。摊主人说每逢周五周六,都会在此出摊,当然要天气允许。

有些旧书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硬装烫金封面一看就是当年的讲究。

随手翻看,许多书上留有原来主人的笔迹,从赠言中可以看出大多是买来送给爱人的礼物。这些赠言有名有姓,那样真实,因此读来富有情味。我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写字的神情,一笔一划一定是极认真的,也许还因为措辞而顿了顿,脸不禁有些发红,嘴角微笑上扬,多么美好的瞬间。

书的主人大概早已忘记了那个美好的瞬间,甚至他们可能已经不在这个时空里了,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来自异国的陌生人会在这样的一瞥之间读到他们的心意,脑海里重构着当年的场景,想象着他们的样子。生命这样神奇!

这能算是生命的某种继续吗?我们时常迷恋着旧物,不正是在迷恋这些旧物之上承载着的神奇而美妙的时光和生命吗?这些作为爱人之间礼物的书种类相当丰富,历史、社会、文学甚至学术书籍,英国人果然是这样热爱学习吗?

好书太多,保存的状态都相当不错,关键价格很良心。典丽精美的古旧精装本通常只要数磅,精美的画册亦只十余磅,令人心动异常。于是我发愿下次一定带个空箱子到伦敦,只买书!

可眼下,只能拿起又放下。我最后还是挑了一本近40年前出版的《自然日记》,水彩绘本,温和简淡,我要送给一位远方的好友,我知道她必定喜欢。纵然还有千山万水的行程,我愿为了友谊一负此重!

能不能为朋友背画册回国,向来都是检验真爱的铁标准!呃,反过来说,如果让人出国带书,那便真是友谊有风险,开口须谨慎!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