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小处不随便

作者:罗米

未标题-9.jpg

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是伦敦最小的国立博物馆,位于林肯酒店绿地旁,隐身于一排民宅中,除了外墙面上有几尊古典雕塑显现出一些艺术气息,其他便与民居无异,若不是有意寻访,定然会错过。

这个博物馆是18至19世纪建筑师约翰·索恩爵士的故居,因为空间有限,博物馆对观众还要进行限流。大约同时只能容纳20人参观。入馆前,工作人员会要求每一个即将进入馆内的观众将所有物品存起来或者装在博物馆提供的塑料袋里,手机还必须关机,确保不得拍照。

搞得这样郑重其事并且神秘兮兮,更令人好奇和期待!

博物馆的入口就是普通的居民楼的木门,没有一点博物馆的气势。不过由于房子径深比较长,加上房间被这个设计师主人设计得曲径通幽,空间倒很有一种乱中有序的奇妙氛围,很有个性。

对于建筑师而言,这只能算是雕虫小技。所以,想要让你感受自己对空间的设计之妙,主人便无处不炫技了!过道的天顶被他改造成迷你小穹顶,我目测直径不过半米。为了采光方便,他采用玻璃制作穹顶的主体,阳光透过穹顶拂扫在他收藏的那些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和建筑构件上时,这里仿佛就是一座迷你的罗马万神殿。还有一处过道,被改造成了透光的长方形天棚,顶上还装饰着玫瑰、山茶的石雕,以及装饰着细密的植物纹样的垂拱。这些精妙的顶棚尺寸虽小气势却大,如此匠心令人不禁莞尔。

小处绝不随便!

这间小小的故居在博物馆界甚有声名,建筑之妙倒还在其次,收藏之精是主要原因!

走过通道进入馆内,第一眼便看见醒目的位置上挂着《维纳斯与小爱神》,维纳斯斜倚在林间,轻抬手臂半遮面,无限娇柔,令人惊艳。这是当时最著名的肖像画家雷诺兹的名作,也就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皇家学院的首位院长。

客厅还有一幅男性肖像画,画中人便是房子的主人约翰·索恩爵士。这幅画中爵士目光明朗,神情清矍,充满智慧。这幅肖像画是当时皇家学院的院长劳伦斯所绘,他是雷诺兹的继任者。这可都是英国当时最有名的艺术家!能有此二人之作镇宅,足可见主人朋友圈的档次!

室内总共四层空间,每层面积不少于一百平米,本不算太小,却实在拥挤不堪。爵士是个不折不扣的古物迷,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建筑构件以及各种不知哪来的残片堆满一室,第一面墙从墙角到天顶,都被一层层摞放着这些古物,房间里分割空间的方柱上也挂着各种小的大理石、陶瓷残片,连中庭的栏杆上都放着各种雕塑,宙斯、阿波罗、维纳斯,不管是谁,都无法独占一处。

博物馆只同时容纳二十位游客,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有些转不过身,过道窄处得侧身而行,不然便会碰到挂在墙壁上的展品。博物馆里所有观众都小心翼翼,既怕一不小心碰掉展品,又怕自己错过了珍品,实在累得很!

可主人似乎根本不担心,他还奇迹般地在狭小得不过三五平米的天井里架了两个罗马式的拱门,这是真正的来自罗马时代的遗物,不知他费了多大气力才让它们在此地安家。拱门正对着他的书房,推窗望去,一片历史的旧痕!

这才是真正的“收纳”圣手,空间似乎在他的手中永远都用不完,装不满!

房子已经被布置成了迷宫,想不到连墙面和窗户都藏着巨大的秘密。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看到一面高达三四米的墙上挂着数幅名家之作,还未细看明白,讲解员便打开“机关”,原来这是两扇巨大的木窗,里面还有一层,挂着荷加斯的风俗画、特纳的风景等作品,看完这层,里面还有卡纳莱托,瓜尔迪等人所画的威尼斯建筑和风景,再里面一层,是他自己的建筑设计画,这些应该算是效果图,都是淡淡的水彩画就的建筑群,悠远又清旷,就艺术水准而言,它们不应该只被看作建筑效果图。

这些艺术珍宝一层又一层这样叠藏在此,大师们可会觉得有稍许委屈?

所以,你知道主人是怎样想尽办法安置他的这些收藏了吧?

参观下来,如果大体一观,一个半小时足够,如果想要细细体察主人的匠心,搜寻各个不显眼的角落处掩藏的惊喜,那便是一天也不够。

一般来说,英国的国立博物馆除了圣诞前后三天和元旦闭馆,其他日子全年无休,但这个国立博物馆却很傲娇,除了这些日子,每逢周日和周一都是常规的闭馆日,要小心避开!

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小而美的博物馆的主人。

索恩爵士是英国18至19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没有之一。从他的藏品中,我们足见他对古希腊的挚爱,这种卓越的品位终使他设计的建筑必定带着深深的古希腊味,这也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共同特点。

新古典主义风格便是追求理性、庄严的崇高风格,在建筑元素上常常会充斥着取自古代希腊、罗马建筑中的巨柱、穹顶、山形墙等元素,结构对称而宏伟。这种风格大多用在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中,比如银行、博物馆、法院等。索恩爵士设计的英格兰国家银行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他个人最著名的作品。

不过,若论及他对伦敦的最大贡献,或许不是他所设计的建筑,而是伦敦著名标志之一的红色电话亭。

1815年,索恩夫人亡故,1816年,他亲自设计了家庭陵墓的的小型纪念建筑,并采用了来自意大利最著名的大理石产地卡拉拉采石场的石料修建。这个设计中避免了基督教中的各种象征物,墓顶有一个松塔状的顶尖,在古埃及中这是再生的象征,松塔下方是一条蛇,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这意味着永恒。约翰·索恩爵士于1837年离世,也葬在这个家庭墓地。

后来,设计师斯科特受命设计伦敦的红色电话亭,其灵感便来自于索恩的陵墓。

红色电话亭是来伦敦的游客最喜爱的合影道具,也被开发成各式各样的商品,出现在街头巷尾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当你知道了它的前尘往事,你一定会觉得比起那些无知游客,自己和伦敦要亲近许多吧?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