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马德里

作者:罗米

俄罗斯14.jpg

不过,街上还有一景为欧洲其他地方所未见,但却是中国街头的寻常风景,那即是小广告。真是要让人生出无处不故乡的感慨来。不过小广告尺寸都只名片大小,且都贴在大概是划定好的一块一尺见方的小铁板,离地也近,并且色彩各异,倒不显得杂乱。虽然看不懂,不过小广告的内容总让人产生不太好的联想。也许是我想多了?

今天是周日,因此商店惯例是关门的,只有遍地的餐馆和酒吧繁忙热闹。我们的第一餐当然必须是大名鼎鼎的paella,也就是海鲜饭。一条烤鱼、一个火腿冷盘、三杯混合水果汁、一份蒜香面包,以及一大盆的海鲜饭。我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战斗力,剩下了不少,罪过罪过。侍者大叔得知我们来自中国,也会用“你好”来打招呼,且欢脱地帮我们拍照,一下带出了西班牙阳光热情的风情。此时是中午11点半,餐馆里人颇不少,但对当地人而言这一顿只是早餐,通常所用只是一块面包一杯咖啡。

餐毕沿路中间的林荫路散步,都是悠闲漫步的人,却极少看到中国人,更没有走马观花呼啸而过的旅行团。大概错过了旅游旺季,且并不是购物中心的缘故吧。又或者西班牙在中国人的旅游地图中,还稍稍有点遥远。不过,在离旅馆两条街之隔的小路上,我看到一个正吃冰棒的小姑娘,我对同伴说:长得真像中国人。果然她身后的杂货店就是中国老板娘,来自浙江,到此已12年有余了。小姑娘是她女儿,中文说得也相当好,大概来的时间并不是那样的久吧。在小杂货店感受了一下生活的物价,一包五个的小多纳圈,一块面包,一把小工艺品扇子等等,都是1欧元,似乎物价在欧洲处于较低的水平。

再几步经过普拉多博物馆的侧门,门口有排队的人,我们因为过两天与博物馆已约好了正式的会谈,因此并未在此时一睹为快。博物馆后面是一座教堂,年代约有百年,里面正在做礼拜,气氛沉静,让人的灵魂随之澄澈。不禁又感叹,一座城市,有几座教堂,哪怕只是听听钟声,也让人心安的。从教堂走下来是一处植物园,竟然有“植物园”三个汉字赫然醒目。园中并无整洁爽净的欧式园林,亦不见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都是寻常所见的花草树木,布置上也并不见出别致的巧思。园子更像是一个小小的植物科普园地。门票虽然只有3欧,但深觉不值,入园的观众亦极寥寥。

周边环境熟悉一圈之后回旅馆约到了下午四点,此时街心林荫道上已有许多小贩出摊,所卖之物多是扇子围巾等等,未及细看,亦不见惊艳之物。我总感到一股义乌的气息挥之不去。马路早已围上了围栏,因为晚些时候会有自行车比赛。现在我实在是太疲惫,也顾不得倒时差,回酒店倒头就睡。五点半钟服务生敲门送果盘,遂惊醒。这时不敢再睡,看外面天大亮,自行车比赛也已开始。又走到街头看了一回热闹。治安远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行前多位到过西班牙的朋友告诫再三,仿佛我们是要深入虎穴一般。飞机上一位极其活泼可爱的中西混血小朋友也郑重地告诉我,说“西班牙有很多小偷,爸爸还在家抓过小偷”。由于对此严阵以待,处处留心谨慎,因此一路平安了。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