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最著名的人物
作者:罗米
说起西班牙最著名的人物,我看非唐吉诃德莫属了!而且因为我们对他太“熟悉”,反而一时间会忘了作者塞万提斯的名头。
唐吉诃德是17世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虚构的人物。
他本是一名乡间小贵族,由于沉迷于中世纪的骑士小说而幻想回到骑士时代。说做就做,他找到一匹瘦弱的老马、一柄生了锈的长矛和一顶破了洞的头盔作为全部装备,并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他的侍从。他的理想是像骑士一样行走天涯,锄强扶弱。
不过很不幸,骑士时代早已烟消云散,他的理想于是变得不合时宜、荒诞不经,于是处处闹笑话。
在他荒唐可笑的游侠经历中,最著名的“传奇”就是他把风车看成巨人,把羊群当作军队,一番“奋不顾身”的拼斗下来,遍体鳞伤的他还饱受嘲笑。
这一路“行侠仗义”让他吃尽了苦头甚至险些丧命。最后,他的朋友为了挽救他,只能想出一个计谋让他回到家乡。最后,这位老乡绅一病不起,临终之际,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英雄行为”是多么的疯狂可笑。
唐吉诃德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与他的侍从桑丘庸俗的现实主义对比强烈,两人的对话和行为实在令人捧腹,不过,笑过之后,人们更多的却是掩卷深思。
骑士时代终究无可挽留,但这位理想主义者所追寻和坚持的道德、正义、忠贞和英雄主义却感人至深,这是骑士精神的核心,它们在岁月的流逝中格外珍贵。
这样一个善良、狂热又滑稽的人物实在独一无二,所以时间愈久便愈加鲜明,成为整个西班牙最享誉世界的形象了。
西班牙人也很愿意和这样的人打照面,所以行走在马德里,我们便总能在街头巷尾与这位“游侠”不期而遇。
要说起来,唐吉诃德最辉煌的形象是在马德里的西班牙广场,这也是他所有的形象当中最著名的一个。
广场的中心是塞万提斯纪念碑,无论如何,没有他的创造,就不会有这样一位深得人心的人物。
此时,作家端坐在广场的喷水池前,他的右手放在一本厚书上,这正是他的不朽巨著《唐吉诃德》。本书多达百万字,所以雕塑为了突出这浩瀚的内容,做得格外厚重。
在他的前方,就是从书中走出的主人公。
唐吉诃德左手握着长矛,右臂高举,宣告着他征服锄强扶弱的雄心,尽显英雄气概,只可惜那匹老瘦马“驽骍难得”(真是传神之名,意为过去是劣马,现在却是难得的良驹)有些不堪重负,垂着头很吃力。侍从桑丘坐在小驴子上,身体略略后倾,显然没有主人高涨的兴致和宏大的抱负,一看就是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实在人”!
这一主一仆在作家塞万提斯的注视下正在奔赴他们的“远大前程”。
不过,他那凝重的神情已经预示了骑士“冲锋陷阵、行侠仗义”的结果,让我们观众也都为他揪着心。
在马德里,骑士和我们的缘分远没有结束,我们还找到了机会一探唐吉诃德的“诞生地”,也就是作家塞万提斯的故居。
塞万提斯的出生地位于马德里近郊的大学城,这里的建筑都很相似,迷宫似的街区里转了几圈,才远远看到小道中央有一条长凳,上面坐着两个人。
不是别人,正是唐吉诃德和桑丘两位。
这个落魄的老骑士看来刚刚经过了一场激战,他的盔甲胸前破了个大洞,肩甲的系带扣也已经不知去向。那一挺威武的长矛已经折为两截,矛尖歪在他的脚边。
骑士的眼神看来很是伤心,又颇有些惊恐和无奈,右手掌心向上,似乎有些无语问苍天的神色。
一旁的桑丘低头不语,这样的局面不是第一回了,他也毫无办法。他倒还是粗壮得很,世俗气也丝毫不减,只是跟着这样的主人,也够辛苦的。
这一路来,桑丘饱经磨难,为的就是主人能够实现诺言,封他当一个海岛总督。
不过桑丘比较清醒,所以没过太久他就清楚地知道了这是个空中楼阁,但他终归不忍心离开骑士,到了最后,跟着主人“浪迹天涯”其实也成了这个最敦厚质朴的农民的壮举。
此刻两位孤零零地坐在这里,看着让人心生怜悯。
他们身后的低矮小屋,便是塞万提斯的故居,我们推门而入,房子内部很有些破旧,墙面斑驳灰颓。
这个诞生地甚至没人守门,但刚一站到门厅,便似乎马上闻到了另一个时空的气息。这是作家诞生的17世纪,这里似乎是个时光隧道的入口,静待访客去追寻岁月的奥秘。阳光从屋顶的缝隙间投射下来,灰尘被我们突如其来的脚步搅动,在光柱里跳动,仿佛要将这个伟人的生世过往讲给我们听。
不远处即是塞万提斯餐馆,菜单上处处画着长矛与剑,显示着与唐吉诃德的关联。餐厅陈设也随处可见骑士甲胄、佩剑等等,时时让人追忆中世纪浪漫又充满勇气与忠诚的骑士年代。
这里只是偌大的大学城内小小的角落,不知当初大学城选址是不是特意要围绕着这方小小故居的。想是要让学生们都沾点巨匠的才气,从而笔下生花吧。这用心,真是良苦!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