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建筑(2):哥特式教堂

作者:罗米

法国242.jpg

火灾之前的巴黎圣母院

按时间顺序再找下来,仍然是教堂,不过已是6百年后了。

这是建于1137年的圣德尼教堂。这座教堂不仅与圣日耳曼德佩教堂大不相同,而且与当时所有的教堂都不相同。因为它是一座全新风格的教堂,它先在巴黎被创造出来,再以这里为中心慢慢流传到法国各处,最后,整个欧洲都林立着这样的风格,这就是哥特式教堂!

只从这一点,我们便似乎可以窥斑风豹,读出巴黎想要独树一帜的“昭彰野心”!

圣德尼教堂是一座重建的教堂,当初为了宣扬都会和皇室的权威,院长絮热有心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辉煌样式。

具体来说,他要让教堂变得更高、更美、更亮。

为了增加高度,教堂需要大大减轻自重,否则它便很容易被自己压垮。为此,建筑师想出了新的样式,那就是舍弃罗马式的厚重圆拱顶,而采用一种尖拱顶,用搭帐篷一样的方法让几根支架从顶端四散开,撑起整个顶,就不再需要整个拱顶平均受力。这种支架被称为“肋”,这种新式的尖拱顶便被称为肋拱。教堂的内部空间里,这些肋排布得整齐有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韵律感。

这样,高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部分。

拱顶的重量减轻了,也就不再需要罗马式的动辄几米厚的墙壁了,所以,教堂的正立面上有一个直径几米的圆形玫瑰花图案的彩绘玻璃窗,被称为玫瑰花窗。侧面的墙壁也几乎被彩绘玻璃窗占据,显得轻灵无比。

彩绘玻璃窗是按事先设计好图案把玻璃单独烧制成一小片一小片,烧好后用一种“工”字形的黑铁条拼在一起,组成各种图案,基督、圣母、圣徒、天使是玻璃窗上的主要形象。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教堂,立刻显现出天国一般的梦幻和瑰丽。

毫无疑问,自重减轻后,墙体也可以修造得更高了。

当然,这种轻巧华丽的玻璃窗也不是没有隐患,它们面积过大之后必然使得墙面有些脆弱,所以,教堂外又修造了一种扶壁,专门用来支撑玻璃窗之间的墙壁,用来加大强度,并且分散巨大的尖顶压下来的力。因为它带有一种向上的趋势,离墙面越近就越高,仿佛要飞升而去,所以又被称为飞扶壁,真是形象生动。

承重的任务就自然过渡到了教堂外部的扶壁上,教堂内部可以更加空旷。挑高的通透空间、巨大的彩绘玻璃自然让教堂的光线更加明亮。

可以说,新式的哥特教堂完美地实现了预期,于是刚一完成便被效仿,在巴黎周边漫延开来。

圣德尼教堂虽然还只是哥特式教堂的开端,但已经具备了最核心的元素,肋拱、玫瑰花窗、彩绘玻璃窗、飞扶壁,后来,建筑师又不断改进,让教堂越来越高,伴随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彩绘玻璃窗,直指天际。

圣德尼教堂还开创了一种新的象征系统,絮热想尽一切办法,让它成为一座无声的基督教图典。比如他用三个门象征着三位一体,这就成为哥特式教堂的一个传统。

圣德尼是巴黎的守护圣徒,早在公元250年左右遇害殉道,据说在蒙马特高地被砍头后一路捧着自己的头颅走到这里才倒下,人们将他的头颅安葬在此,等到基督教在公元4世纪末被定为国教,人们才专门在此建造了教堂。

后来,圣德尼教堂成为法国皇室修道院,自从511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一世驾崩到1824年路易十八离世,历代法国国王均安葬于此,只有三位例外。所以,这里是中世纪最有权力的修道院之一,老教堂损毁后,主教絮热的雄心与它的地位还是很匹配的。

当然,新建的教堂与当时法国的气度也同样匹配。巴黎建都几百年间,在艺术方面还没有出过这么大的风头,圣德尼教堂简直堪称完美。

再接下来,便迎来了哥特式教堂发展的成熟盛期,位于西苔岛的巴黎圣母院接踵而至。圣德尼教堂的呆板和简单以及一切未竟事宜,都将在这座最辉煌的新教堂里被弥补。

圣母院建于1163至1250年,一直到18世纪都还在不断修缮与改造,才成为现在的样子。它要比圣德尼教堂更加高耸峻拔,线条更细密,也更柔美。到底是献给圣母的作品,所以玫瑰花窗和四壁的彩绘玻璃都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由于墙体实在太纤细,所以飞扶壁也就更大些,并且有上下两层从地面升腾,像是一道道巨大的虹跨在圣母院两侧。圣母院正位于塞纳河上的西岱岛上,所以从侧而看,它又像一艘巨大的船,飞扶壁就像是巨桨,支撑着它在塞纳河上飘浮航行。

绚烂的彩绘玻璃让圣母院内充满着奇绝瑰丽的色彩,在人间生生造出一番天国的幻景。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催生出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那样不凡的作品啊!

圣母院还有一处有趣的景致,那就是形态古怪狰狞的滴水兽,也不知它们犯了什么错,要被罚在这里忍受雨水的冲刷,头和脊上都长出了青苔。

这里是巴黎最辉煌的教堂,也是国王受洗、加冕、举行葬礼的地方。当年的拿破仑,便是在这里举行的加冕礼。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