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瓷器

作者:罗米


图片3.png

中国瓷器在大英博物馆里被放在单独的一个展厅里,看得出来它们在这里很受礼遇。虽然瓷器在国内的博物馆里最为常见,但来到异国他乡的博物馆,我还是很乐意看看来自故乡的艺术菁华。

大英博物馆内中国瓷器的陈列方式与国内博物馆大异其趣。想来也算正常,对于异域文化,人们的理解向来会产生一些出人意料之处,而这种出人意料,又往往带给人一番惊喜。

国内的瓷器陈列,几乎全是以按年代为序的,这里就完全是另一套做法了。

这里尊重了视觉。

纯色釉是一组,青花当然是另外的,彩色瓷又是一组,关注点并不十分看重年代的相近,窑口的一致,只看重是不是令人赏心悦目。如此的划分,让我们不禁重新惊叹于瓷器之美。

我喜欢纯色釉,但国内的博物馆里展出的数量一向稀少,通常一种颜色只备一盘或一碗,点到为止,所以每次总觉得看不够。

大英博物馆里纯色釉瓷器所藏数量很大,每一种颜色都有好几个凑成一组一套,于是便是几柜子的姹紫嫣红,几柜子的五色斑斓。

这些纯色釉明净美好得如梦似幻,没有一丝瑕疵,还好它们都隔着玻璃柜,否则真觉得呵一口气,这些轻柔莹润的色彩都要化掉了。

宋瓷的身份果然还是“尊贵”一些。

我们常说宋瓷的“五大名窑”为汝、官、哥、钧、定,在这里一个展柜里放一种,但哥窑并没有被单列出来,因为目前对于哥窑还多有争议,不仅窑址没有确定,甚至有些瓷器究竟是哥窑还是其他在认定时也莫衷一是。大英博物馆的做法倒是很谨慎。

汝窑一向属于“传说中的”,全世界所藏真品不过60余件,这里一气端出了七件,确实是很豪爽大方了。

汝窑一向万金难得,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不过,我们迷恋它,还是因为美,不是因为贵!

图片4.png

汝窑

国内博物馆的瓷器展柜前,常见拿着专业的手电筒和放大镜前来练眼力的藏家玩家,在这里看不到,我们都是标准的吃瓜群众,也并不那么专注于它们的市场价格,家里床底下也没有坛坛罐罐需要与这些“标准器”进行比对,所以只关注哪些更美。

因为目光单纯,反而能发现些有趣之处。

我发现了一些体量极小的迷你版青花瓷,可爱至极。这些迷你瓷器皆为明清两代所制,杯盘碗盏一应俱全,还有小兽形象的瓷塑,高度、直径不过寸许,制作却都精细不苟,细如发丝的纹样也都严整有序。

我蹲下来使劲看器物的底部,有些上面竟然还写有底款,它们会不会是宫廷的皇子公主们过家家的玩具?

这是我的胡乱猜测。

我们国内博物馆为了表明某些瓷器的官窑身份,会在有底款的器物底下垫上镜子,让你把那些年号底款看个清楚,在这里是绝对没有的。这里众器平等!

图片6.png

图片8.png

唯一略显特殊的是来自大维德基金会的那一对青花象耳瓶,这对烧造于元代“至正十一年”的象耳瓶被单独陈列在瓷器厅的一个入口处,是为了“表彰”它独特的学术意义。正是这对瓶子撬动了“元代无青花”的历史定论,最终为元青花的存在正了名。

名正才能言顺,所以此后元青花抢足了风头,一次又一次以天价刷新瓷器拍卖的纪录。不过,时至今日,各界对这对象耳瓶仍然充满怀疑之声,有争议,其实是好事。真理不辨不明嘛。

图片7.png

瓷器在大英博物馆被这样陈列,确实体现了中西方对待中国文物的态度与眼光。

西方早年在收藏中国文物之时,其标准主要是以“艺术性”也就是好看为主,这是因为对待陌生的文化,“好看”往往是最直白最简单最容易把握的。

比如在最早收藏中国的青铜器时,西方尤其喜爱动物造型,原因就是好看有趣,而中国自古以来则格外看重铭文,他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研究我们中华文化和中华历史最直接的证据和资料,至于纹饰和造型,那是其次的。

不独青铜器如此。

再比如让我们痛心的敦煌艺术以及大量的寺观壁画等等,出自无名匠人的作品不在主流艺术的评判标准之中,因此长久地被忽视,更谈不上欣赏与保护。直到近现代,有许多艺术杰作先是被西方人发现,我们才惊觉自己对自己的艺术忽略了太多太久。

中西方的眼光差异何其大!

当然,我无意评价中西方标准的优劣,它们本应相得益彰,我只是想提醒自己,在看待一件事物时,眼光还可以再开阔一些,角度还可以再多元一些。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