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头,伦勃朗想表达什么

作者:罗米

128fa0727add41459b54a6477f4a0d63.jpeg

伦勃朗(Rembrandt van Rijn),《浪子回头》,1668—1669,圣彼得堡俄米塔什博物馆

伦勃朗的《浪子回头》取材自《圣经•路加福音》中耶稣所讲的一个著名故事。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于是父亲如他所愿,把产业分给了他。

小儿子拿着自己所分得的家产到远方任意放荡,花尽了钱财。不久,那里遭受饥荒,走投无路的他幡然醒悟,回到家乡。

他对自己此前的种种劣迹悔恨不已,自认为已经不配再做父亲的儿子,所以他跪地向父亲请求宽恕,恳求父亲只将他当作一个雇工。父亲却吩咐仆人拿出上好的衣服给他穿,并宰牛为他庆祝。

他的大儿子劳作归家后看到这样的情景心生不满。他想不通一直在家的他兢兢业业事奉父母辛苦劳作,为何却得不到父亲这样的厚待。

父亲对此的回答是:“儿啊!你常和我在一起,我一切所有的,不都是你的么?只是你这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所以我们正应该欢喜快乐呀!”

耶稣用这个故事向门徒宣扬上帝的慈爱,在世上离开上帝受魔鬼引诱的人,必定会受尽痛苦和折磨,如果他们最终回到上帝那里,上帝这位慈祥的天父便会赠予他们福分和恩典。

画面的核心是父子二人。  

跪在地上的儿子穿着麻布的衣衫,脚上的鞋子已经磨破了跟,这足以显示在外游荡的日子并不好过。

此时,浪子终于回头,他一定是从老远的地方看到家的影子便一路狂奔到父亲面前,因为动作太急促加上身体因为饥饿而显得很虚弱,样子看起来非常狼狈,所以左脚上的一只已经脱落在一旁。他甚至还没有进到屋内,只在门口便跪倒在地,不能起来。

父亲的身躯早已不再挺拔,但他的怀抱依然那样宽广而温暖。他那腥红的披风像是一团火焰,带给人无限的温暖。

父亲苍老的脸上表情并不多,仔细看的话,他的眼眶是红肿着的,目光没有什么神采,但仍不乏威严。

画家对于父子二人的面部刻画是相当概括的,笔触很是粗疏豪放,未经调和的色彩一笔一笔堆叠出画面的沉厚,少了细节的精雕细琢,却多了质朴和深沉的力量。在浓重的阴影映衬下,他们二人明晰厚实的身体,具有了雕塑一般的质感。

浪子回头父子相见,正是情感奔涌而出的高潮部分,画面却显得比较克制,似乎并不见大喜大悲。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饱经风霜后才会有这样的平静,此时已是暮年的伦勃朗看透了世事和人生。

《浪子回头》是伦勃朗生前的最后一件作品,他用这件作品在为迷失的人类指明道路,这不是浪子个人的命运,伦勃朗用他来告诉迷途的人类,最终还有这样一个温厚慈爱的怀抱,作为最后的归宿,这是人类最大的慰藉。

画面右边的两位身份并不十分明确,不过,这样的情景倒确实需要围观者和见证者。

中间那位倚在门后的是大儿子,他并没有太多的表情,对于弟弟的回归,他显然缺乏深情与欢乐。

他与前面这对深情的父子保持了距离,表现出一片冷眼旁观的陌生感,于是画家把他画在了暗处,半边身子还藏在巨大的拱门后。

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上有六个人,并不是五个,左上角的最暗处还有一个面目模糊的女性,应该是母亲吧,她并没有父亲这样的“权威”或“资格”来宽恕迷途知返的幼子,但她的心里一直是记挂着他的,她的目光一直盯着这离家已久的孩子,再也没有挪开。

此作现在收藏于圣彼得堡的俄米塔什博物馆,也就是冬宫,画面很大,宽2米,高2.6米,上面的形象大过真人,因为展厅不够大,你退不到足够远的地方将整个作品尽纳眼底。

不过,近距离倒更能把你拉进到画面中,让你感受到伦勃朗最深切感人的力量。

面对这样的巨幅,再怎么小心仔细也不为过,何况伦勃朗向来擅长在最暗处做文章。

你看,这幅画中大儿子头旁边的柱子上隐约藏着一个形象,像不像是一个吹着乐器的魔鬼,他跷起的脚正好踢到了大儿子的头?

画家是不是也想告诉我们,这位冷漠而疑惑的孩子同样需要治愈和宽恕?

这位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正把他创作的秘密“藏”在了这些光影幢幢的暗处。

伦勃朗并不像绝大多数画家,经历创作从顶峰渐渐衰落的弧线,他直到最后的绝笔《浪子回头》,都仍在不断提升和突破。他一生谱就的光与影的乐章,结局堪称完美。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