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柯《托莱多的风景》:这里的风景有点怪
作者:罗米
埃尔·格列柯《托莱多风景》,1596—1600,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西方绘画中,风景画诞生得很晚。
早期的风景只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作坊里,作为背景的风景往往都会被交由学徒来完成,到了文艺复兴后期,画面中的人物有时候就被画得越来越小,背景反而越来越大,风景画这才呼之欲出了。
埃尔·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所绘的《托莱多风景》是最早的完全独立的风景画之一。
从画的名字来看,画作表达的不是什么寓言、神话、宗教故事,可见它的主题就是风景,另外,画面中风景是绝对主角,绝对不会被人物抢去风头。
画面上并不是没有人,只是画得极为细小,人们需要拿着放大镜才能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
到了17世纪以后,风景画慢慢多了起来,尤其在17世纪荷兰小画派产生以后,有许多画家专门画风景,用来装饰新兴的富裕阶层的家居。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风景画便这样一步步开创了自己的天地。后来,越来越多的画家对风景画投入了关注,后来它甚至超过了历史故事画,成为印象派等绘画流派的最爱。
19世纪的美国风景画家丘奇的《安第斯山腹地》和法国印象派画家毕沙罗《春天的蒙马特大街》
不过,我们回头看格列柯的这幅早期风景画,倒真不像一幅普通的风景。
一般来说,画家创作风景画几乎都是为了赏心悦目,即使是崇山峻岭激流险滩,也自有它的壮阔雄浑,这里的风景里却闪动着紧张和不安。
天空被画得格外阴沉,比真实的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似乎还要恐怖。
远处地平线上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天空里乌云略为稀薄的地方透出一点白色的天光,却像是闪电破云而出,直向地面劈来。
下面是托莱多城的建筑,最高的是皇宫,左侧那个高而细的正是托莱多大教堂的尖顶。天昏地暗中,这些建筑白色的大理石外壁反射着一点天光,扭动着身影,在黑沉沉的天气里如同鬼魅幽灵出没。
格列柯的笔触也是晃动的、颤抖的,他仿佛也受到了雷电风暴的惊吓,笔都拿不稳了,所以那些建筑看起来也都有些歪斜。草木在风中随风披伏飘摇,所以它们轮廓模糊,成了一团团深浅不一的绿。
无论怎么看,这幅画都不像是供人欣赏的,虽然我们拿着它对照托莱多的实景会发现画作的还原度很高,但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录下这个场景。
这幅风景透露出的紧张感和其中包含的精神性,才正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此时的托莱多已不再是西班牙的首都,它慢慢没落,淡出权力中心,或许是格列柯感受到了别样的政治气息,才把托莱多表现得这样不安。
这倒合乎中国文艺评论中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莱多在马德里以南将近70千米的地方,曾在11至15世纪是西班牙的首都。后来首都搬到了马德里,这里便渐渐没落了。
现在,古城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仍然保留着当时的样子,所以现在我们在托莱多看到的和格列柯画里的,还有极大的相似性。
罗米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